【金門生態筆記】麻雀
麻雀是一種最不起眼的鳥類朋友,雖然會搶食農民的農作物,但牠們卻是伴隨我們一起成長的小夥伴。「厝鳥」是小時候從大人嘴裡聽到對牠們的稱呼,顯而易見牠們常出現在人類的住家裡或人類活動附近。在金門則隨處可見,也因此牠們也就不太會引起人們的目光。如果你願意花點心思在牠們身上,仔細的瞧瞧牠們的模樣,你就會慢慢地喜歡上牠們,也會發現牠們圓滾滾的身材和憨憨的動作十分討喜。特別是在有太陽的冬季午後,一群小麻雀聚集在枝頭、欄杆上或曬衣線上,嘰嘰喳喳的叫聲,似乎能驅走包圍在身上的寒氣。
看似平凡的鳥類,不過當你真正去發掘牠身世的時候,就會發現牠們的身分真是讓人混淆不清。看起來很普通的麻雀其實有三種,分別為:家麻雀、麻雀和山麻雀。而這三種鳥類彼此之間差異很小,很難分辨出來。小時候就有聽大人說過:「厝鳥和七(雀)鳥是不一樣的!」那時對生物的分類完全不懂,所以也就不明其義。現在才明白「厝鳥」指的應該是「家麻雀」,而「七鳥」則指的是「麻雀」。至於山麻雀則是屬於山鳥,在金門的情況我不熟悉,但這類麻雀在台灣卻是屬於數量不及2,000隻的瀕危動物。
家麻雀,學名Passer domesticus顧名思義牠們生活在人類的周遭,幾乎和人類混居在一起,在街頭上或地上蹦蹦跳跳到處啄食的就是牠們。雄性的家麻雀頭部、面頰呈灰土色。喉部、上半胸、眼睛和喙部之間呈暗褐色。喙在夏季是藍黑色、腿是則是褐色,到冬天,羽毛邊緣的顏色會減退,喙會呈黃褐色。雌鳥在頭部或喉部都沒有黑色塊,頭部顏色較淺接近土黃色,上半部有藍色的條紋。幼鳥呈較深的褐色,成鳥白色的部份則為暗黃色,喙部也呈灰暗的黃色。
至於麻雀,學名Passer montanus,和人類的生活圈也是重疊的。雄鳥和雌鳥同形同色沒什麼差異,頭頂和後頸為栗色,面部淺黃色、雙頰中央各自有一塊黑色的色塊,這塊黑色的小臉蛋是用來鑑別麻雀的關鍵特徵。有研究指出,在群體中喉部的黑色區域越大、黑色越飽滿,體型也都會比較大一點,而地位也就越高。麻雀的上體為褐色並且具有黑色斑點,所有飛羽、小覆羽、初級覆羽均為黑褐色,還有兩道污白色翅斑。尾羽也是褐色、下體為污白色,眼睛的虹膜為深褐色。黑色的嘴喙呈圓錐形比較粗壯,牠們的腳則是淺褐色。若要仔細區分兩種鳥類,麻雀體形較小,體長為12.5至14公分左右,家麻雀的體型則約為14至16公分,不過這大概很難區分吧!比較明顯的特徵是家麻雀身體的顏色較麻雀淺一些,麻雀的頭部顏色是較鮮明的栗子色,家麻雀則較淡一些;而腳的顏色則是家麻雀要比麻雀的還要深一點。
無論家麻雀或是麻雀,牠們都會啣乾草作為築巢的材料。巢穴則都位於破舊的屋頂、牆上、樹洞或是洞穴等,特別是早期的閩南式房子,剝落牆面的縫隙,和簷廊上的瓦片間都很容易找到牠們巢穴。其中家麻雀更是如此,於是才有了「厝鳥」的俗稱。只是近年來家麻雀的數量實際上大量減少,人類周遭的「鳥」跡已經漸漸被麻雀所取代了。正因為牠們兩者長相像太相近了,所以在不知不覺中家麻雀已經漸漸從人類生活中淡去了。或許當我們靜下心來看看周遭的麻雀時,能仔細找尋家麻雀的蹤影。
年少時有關麻雀的記憶有兩則。一則是小學時跟著鄰居上高中的大哥哥們拿著彈弓在巨大的榕樹上打麻雀,這輩子也就麼一次真實看到有人打下一隻麻雀,那時看到麻雀從上掉下來時,眾人響起了一陣歡呼聲。其次,則是幼時某個夜晚鄰居親戚到山上,用鳥網捕捉了不少的麻雀,其中不乏金翅雀。牠們將金翅雀分出來放到籠子裡圈養,雖然這些金翅雀很快的就死光了。而麻雀則被處理之後,依稀記得人們用麻油來蓋住「野生動物的腥羶味」,而成了桌上野味。這些都是發生在尚未有野生動物保育法的年代,現在想想有點殘忍,但若是我是生活在古時候的人們,打打野味似乎是人類肉蛋白的主要來源。
人類對麻雀的觀感除了常見、喜歡群聚吵雜、胖嘟嘟圓滾滾模樣之外,大概就是農作物收成時節,穀物上成群覓食的景象。於是麻雀成了不折不扣的「害鳥」,就連對岸偉大毛主席都將之列為「四害」中的第四,展開了大清除運動欲除之而後快。但是大量捕殺的結果,農田遭更大的蟲災。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麻雀等雀型目小鳥的食物中,人類種植的穀物不是主要食物。相反的,穀物上的甲蟲、象鼻蟲、螞蟻、蒼蠅、蝴蝶等才是牠們的最愛。只有在秋冬寒冷之際,蟲少了穀物正是成熟時,才會轉為食穀。
家麻雀和麻雀的繁殖力還蠻強的,一年可以生下三、四窩蛋,每一窩能有五至六個蛋。孵化期只要十二天,育雛時親鳥會捕捉大量昆蟲。所以在大陸牠們搖身一變,現在成了「三有動物」,受到刑法和野生動物保育法的保護。即使如此由於都市化的原因,無論家麻雀還是麻雀的數量還是大量減少中,在英國麻雀甚至成了保育類動物。關於麻雀消失的狀況,因為我們還是隨處可見牠們的蹤跡,所以並不會特別去留意到。根據台灣的統計麻雀數量似乎沒有很明顯的減少,但因為牠們太容易看到了,所以「重複」計算的情形肯定很容易發生,於是乎牠們數量就被高估了。至少喜歡注意鳥類的我,明顯的感受到現在麻雀的數量真的少了許多。
家麻雀小檔案:
學名:Passer domesticus
家麻雀屬於文鳥科、麻雀屬,原產地歐亞大陸的大部份區域,在金門俗稱厝鳥。體型則約為14至16公分,屬於雜食的群居性鳥類。
麻雀小檔案:
學名:Passer montanus
家麻屬於雀文鳥科、麻雀屬,原產地歐亞大陸的大部份區域,在金門俗稱七鳥。體型則約為12至14公分,屬於雜食的群居性鳥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