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老師說什麼】吾十有五而志於學
開學了,高中新鮮人第一堂課,阿嬤老師和同學自我介紹,相互認識,老師說:大家有緣共聚一堂做師生,今後要珍惜緣分,共創幸福;而今就是一個嶄新的人生階段起始點,立志、做計劃,最好的時刻。
阿嬤老師今年六十八,退而不休,還來授課,她是隨心所欲來做奉獻回饋的;而學生剛滿十五,正如旭日東升,該為未來做計劃,立志向學的時候。因為,孔子說過「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只是,聽同學們各言其志,說自己從哪兒來?主修什麼?副修什麼?將來又想做什麼?似乎還有些模糊不清,不是十分明確,所以,阿嬤老師給大家提示了「高中生的三大任務」。
高中生剛完成國中小的九年義務教育,脫離了兒童、青少年階段,不再有父母、老師時時刻刻、緊緊跟隨,扶持護佑了,春風少年十五二十時,正是要從青年步入成年的重要時期,我們一定要好好把握,做足準備,好迎接燦爛的美好將來。高中生在這階段要學習獨立自主,為自己負責,最要緊的有三大任務亟待培養:
一是生活能力。足夠的生活能力,包括可以對時間管理、金錢花用、交友休閒、社團活動、人際關係、問題解決、情緒控管、服儀打理等等,能自己作主、自我克制、自我管理、自我督促,也就是能夠「自律」。一個具備足夠生活能力的高中生,從自我約束、自我負責到自我成長,進而能夠在家庭、學校與社會中與人和諧相處,必定是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珍愛自己,備受家人和師友、同儕信任與肯定的陽光青年。
二是學習能力。高中是準備進大學做高深學術研究,或學習專業技藝,步入職場就業成為社會中堅主力。因此,高中生要學會利用時間、利用圖書館、熟悉各科學習要領,能作深入、精要、有系統、有效率的學習,以便有扎實穩固的各領域學習基礎。當然,確立明確的學習目標,了解自己的特質與學習狀態,補足欠缺的能力,並發揮獨有的特殊優勢,高中生必須找到有系統、有條理的學習方法,有方向、又有步驟地按部就班朝目標前進,方能培養足夠的學習能力。
三是生涯能力。生涯就是個人對未來生活型態的選擇,以後你想從事什麼工作?過什麼樣的生活?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在做生涯規劃之前,需先畫個T字,橫筆的兩端一邊是個人自己,一邊是外在環境;然後評量自己的興趣、專長、能力與特質;並且衡量外在環境的狀況、需求、潮流、趨勢與可能發展。T字直豎是將橫筆兩端的自己個人與外在環境作分析評估、確定方向、再採取行動,進行之後適時檢討,亦可回復修正,重新規劃,實現理想。
知道高中生的三大任務之後,阿嬤老師又問大家:既已立志向學,那麼,你喜歡上國文嗎?為什麼要上國文?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這是必修課啊,國文在生活中是必需品啊,欣賞文學作品很美啊等等。於是,說老師幫忙彙整了國文的價值,它具有工具性、文化性、藝術性三大功能。國文是溝通工具,藉著語文的聽說讀寫可與人溝通、傳達理念和表情達意,語文是溝通工具,有工具性價值,當然必須學、也要學好。其次,國文是祖祖輩輩千百年來使用的語言文字,中國文學所承載的是歷史、文化與生命的代代傳承,上國文課具有文化意義。再者,國文無論經史子集、詩詞歌賦、文言白話、韻文散文或小說戲曲,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或抒發情志、或低吟淺唱、歷久彌新,古今中外傳唱不衰,只因文章乃千古不朽盛事也,焉有不學之理?
阿嬤老師說「活到老,學到老」,她到現在還退而不休,懷抱著事事好奇的心理,天天閱讀、天天運動,追求「健康美麗、學習成長、回饋奉獻」的樂齡人生目標。她期待高中新鮮人的孩子們也都找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吾十有五而志於學」,能夠健康成長,快樂學習,而且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地,要激起學習熱情,從知之、好之,到樂之,可以樂在其中。
阿嬤老師小格言:意願加方法等於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