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道之路
三合院的空間是童年的遊戲場,我與弟弟妹妹表弟表妹每到過年,就會玩的不亦樂乎,捉迷藏、鬼抓人、木頭人、踢罐子、放鞭炮等,什麼都玩。不過,那空間經常是大人曝曬衣物或農作物的地方。
外公外婆很開明,沒有禁止我們玩樂,因為他們知道都市來的孩子沒有地方可以玩耍,也難得相聚,需要靠這樣消耗精力。然而我們的父母則是耳提面命,說不要受傷,不要弄倒人家的東西,尤其是三合院內不只有住外公外婆這戶,還有伯公他們,要玩不能給外公外婆添麻煩。
彼時,大家很純真,很快樂,年紀相仿,什麼都聊,也不分彼此。所以,一到寒、暑假,總是很期待可以回外公外婆家。雖然住三合院每戶只有分配到一間大通鋪,只能擠著睡覺,但一想到可以見到外公外婆還有玩伴就很開心。
除了寒、暑假,大概就要到東石鰲鼓最熱鬧的時刻。屆時整個村子的人無論男女老少,無論在地出外,都會通通返回,共襄盛舉。也就是迎五年千歲回雲林馬鳴山鎮南宮五年一次的慶典,所以熱鬧非凡。
印象中整個村子就像嘉年華會,家家戶戶都會辦桌,酬謝每個早上跟著一起回駕的人,鰲鼓壽天宮前會有許多相連的攤位、布袋戲、電影、歌仔戲與舞台車。那時好像外公還是伯公得過爐主,大擺宴席,還請露天電影與脫衣女郎,由於那時還沒十八禁觀念,不分男女老幼都看的臉紅心跳。
但整個慶典最重要的,莫過於回駕,我覺得如同每年三月的媽祖繞境,其他神明,在不同的月份,也會回到自己的祖廟,據說,一來是返回祖廟探親,二來是增加新的香火已增添法力,三來也是讓整個在地能於此時團結起來,或召集離家在外的人一起做好一件事。
求道之路,也是回憶,是全家人最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