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懷億載金城
夕陽將至,
老城牆卻益發亮了!
我在夢中把引橋畫在
護河的波上。風咿呀咿呀地彈唱,
一棵豎著耳朵的苦楝
諦聽稜堡的嘆聲。
我曾到過這裡,--
熟悉的拱門,深濠,
沉默的槍眼、砲臺。
歷史在盤轉更換……
從臨海綿長海岸到安平港,
以潮汐的力量。
此刻,我不丈量時間,
只願福爾摩沙
永遠向著光明閃耀。
註:「億載金城」古稱為「安平大砲臺」或「二鯤鯓砲臺」。1874年,日本因琉球漁民遇風漂流至屏東,遭當地原住民殺害,致使日軍出兵侵臺(史稱牡丹社事件;清朝政府指派沈葆楨來臺灣籌辦加強防務,於是,沈葆楨來臺興建「二鯤鯓砲臺」,城門四周有護河,並於大門額書「億載金城」,至此,在臺南鯤鯓臨海擔負保疆衛土的大任。經臺南市政府多次整建、保存遺跡,並仿製大砲、小砲,而成今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