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禹帝廟組團參與迎城隍盛會
5月19日早上十一點半,全體參與遶境遊行人員到達「禹帝廟」集合完畢,點名分配任務,加入迎城隍的遊行隊伍大約有好幾百人,廟埕上人潮滿滿當當,比農曆3月20媽祖誕辰那天多了好幾倍人馬,可見農曆4月12的號召力及動員力非同小可。
這天人手增加許多,光是我們兩支頭旗就有四個人,替補人員多了一倍。兩點整隊完成鳴砲起鼓正式啟程,在管委會主委陳天麟親自領隊下,由插著禹帝廟帥旗的沙灘車帶頭,我們兩支頭旗緊隨其后,緊接著是大蠹旗、順風旗、五方旗、小過山轎/神輦、大過山轎/神轎、武轎、八人大轎、鑼鼓陣,先后順序列隊,鑼鼓聲及鐃鈸聲緊鑼密鼓響起來。但是,隊伍並不是拉向城隍廟,而是出廟口左轉沿著巷子往北前進。
一出發就開始下著小小雨,不冷不熱,小雨來得正是時候,雲陣雨下了二十分鐘就停了,而我們的隊伍也跟著停在巷子裡等候通知。三點二十分再度上路,走出巷子右轉行經民權路經過「外武廟」,在民權路上我們隊伍中有一個兩人制兒童版的迷你神輦,兩個五、六歲的小男孩開始尬輦,有模有樣的搖晃神態引人注目,極富創意和吸引力,這是我個人從來沒有見過的畫面,遊行的隊伍和兩旁的觀眾及信徒無不駐足觀賞,大家紛紛鼓掌叫好助威。隨后大人的四人制神轎和神輦也開始在大馬路上尬轎和尬輦表演起來,特別是由一批高中生及國中生組成的轎輦最賣力,號稱「戰鬥陀螺」。
禹帝廟小隊伍在外武廟口匯入迎城隍的遊行大隊伍,穿越巷子進入莒光路右轉經過「內武廟」。當隊伍前進到莒光路和中興路大街口左轉進入中興路前行二百米,再左轉走巷道,四點到達「中正國小」門口,又開始下起小小雨,不過只有五分鐘雨就停了。今年迎城隍輪到南門值爐主,依序排在大隊伍的最后面,禹帝廟屬於南門境,所以是壓軸的隊伍,緊跟在南門境「安德宮」隊伍的后面,我們直到三點二十分才算真正啟程哪。
沿路上有許多店家及住戶都在門口擺設香案,還有善心人士設置茶水供應站,免費提供遊行人員解渴。四點半右拐轉入民權路往東走,因為在巷道及大馬路都是最佳舞台,各小隊都會表演四人制的尬轎及尬輦,這樣子就用掉半小時了,今年禹帝廟小隊居然出現一支二人制兒童版的迷你尬輦,引得人人拍手拍照叫好不已,真是搶佔不少鏡頭。
大隊伍一路上走走停停,停的時候比走的時候還要多。經過半小時才走完民權路這三百米道路,然后再右拐轉入民生路經過金門縣政府門口。在民生路行進五百米也是耗掉半小時,然后右轉進入中興路,滿地都是鞭炮爆炸之後餘留的殘屑。在中興路前進一百米左轉經過「北鎮廟」,此處廟埕是尬轎和尬輦的好地方,前行后不久右轉進入巷子,經過「昭德宮」門口轉下模範街,左拐巷子進入「代天府」,已經六點。
代天府寬敞的廟埕正是尬輦和尬轎大顯身手的好地方,之后出廟口右轉沿著莒光路北上,到達莒光路和中興路大街口再左轉中興路,半小時后轉入南門街仔,經過「睢陽王府」。再由巷子右轉走入民族路,向前行走二百米,七點到達「天后宮」廟埕,又是尬輦和尬轎大顯身手的好場所。七點十五分回到終點站「禹帝廟」,一時各種鞭炮聲大作,震耳欲聾,滿天煙硝飛往夜空,七點半終於鞭炮放完了。雖然大部分的遊行人員都卸載休息了,但是神轎神輦和鑼鼓陣沒有停頓,仍然在鞭炮聲中奮力向著東邊三百米外的「城隍廟」前進,王爺要去城隍廟作客、安座及觀戲,十幾分鐘之后這一部分遶境人員才能回到本廟休息,真正刀槍入庫,馬放南山了。
依照往年的迎城隍順序,城隍爺金身出巡之前,所有參與遶境的隊伍及陣頭,似乎都是先列隊到城隍廟口進香及參拜,等於是接受點兵點將,然后緊跟在城隍廟的首發隊伍之后出行。但是,當天遇上金門國中會考時間到一點半結束,所以金門縣政府出面跟城隍廟協商,將遊行時間稍微延后至一點半開始,遊行隊伍也做了部分調整。此所以禹帝廟的隊伍沒有從城隍廟出發,而是半路上從外武廟匯入遊行的大隊伍,此是題外話。
隨后管委會宣布,晚上犒軍,就在廟埕擺席十桌慰勞三軍將士,敬請大夥踴躍出席為荷。參與人員首先放下旗鼓輦轎,隨即立刻動手在廟埕露天擺設十張桌椅,此時外燴廚師都已經準備就緒了,馬上開始上菜,一個小時后酒足飯飽全部完畢,大夥相約明年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