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想念你,劉醫師!

發布日期:
作者: 懿參。
點閱率:593
字型大小:

大年除夕,得知敬愛的劉兆輝醫師在美國離世。雖然早知會有這麼一天,總覺得這一天還是來得太快了。
談起與劉醫師的忘年之交,要從復興空難說起。2015年二月四日農曆春節前夕,原訂縣議會與媒體的歲末餐敘即將開始之際,傳出復興航空台北飛金門的班墜落基隆河消息。準備赴宴的記者,立刻繃緊神經,直奔尚義機場處理後續報導。
這起空難造成四十三人死亡,劉醫師是十五名生還者之一,他主動脈破裂,輸了近五千CC血液才救回一命,在台北的醫院待了兩個多月。但還等不及完全康復,他就在四月十八日「落跑」回金門。
回到金門那天,金門各界在機場為劉醫師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我也到了現場採訪,但一直沒有機會單獨和他說話。我十分好奇歷經死劫的他,將如何看待新生?很想認識他,卻苦無機會。
兩年後,中國國民黨金門縣黨部發了一則新聞稿,主旨是黨部主委林芳旋恭喜劉兆輝當選金門縣醫師公會理事長,致贈紀念盤給他,感謝他愛護金門百姓,以及對金門這塊土地的付出。
為了豐富新聞稿內容,我透過林主委約訪劉醫師,才有了首次一對一近身採訪的機會,進而認識他,成為好友。
復興空難讓劉醫師與死神擦身而過,重新再活了一次,讓劉醫師有變年輕的感覺。他感慨從前太過於專注工作,沒有時間享受人生,所以「這次飛機掉下來了,要好好地玩」。
我真的看到他「好好地玩」。除了早已加入的金門縣合唱團,他參選金門醫師公會理事長,還為了早逝的女兒劉佳琪成立安琪莉莎合唱團。此外,他培養一位小女孩學習音樂,並資助本地鋼琴家。令人動容的是,雖與元配一度離異,他還是不惜舟車勞頓,往來臺灣、金門探視罹病的她,甚至把她接回金門照顧,讓我覺得他是個有情有義的人。
第一次採訪後,劉醫師邀我參與合唱團的餐敘。以後不管是合唱團、醫師公會或是他擔任校醫的銘傳大學金門分部有什麼活動和飯局,他都不會忘記我。
2018年四月一次衛生局的午宴中,劉醫師也在座。席間,前副縣長吳友欽拿著他的招牌iPad,開心地秀出前一年隨劉醫師到貝里斯義診兼旅遊的照片。照片裡貝里斯的藍天白雲,令人嚮往。
得知他們這一年將重返貝里斯,我告訴自己:「這次不去,更待何時?」硬著頭皮要求劉醫師也讓我跟。劉醫師阿莎力回說「好啊!但機票錢要自己出喔。」我心裡再度OS:「人生難得幾回貝里斯呀?」我爽快地回說:「那有什麼問題!」
就這樣,當年六月二十二日我出發了,先到洛杉磯看女兒,再到洛杉磯機場和劉醫師、劉醫師的兒女,以及美國醫師共約五十人會合,大家一起前進貝里斯。
貝里斯位於迦勒比海,面積2.3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5萬人,由於景色怡人,有「加勒比海的珍珠」之稱。但住在這顆珍珠裡的居民,尤其是女性幾乎都是過度肥胖,我這個外行人一看就知道應該是飲食不均衡造成。四天的義診,我跟進跟出,看到醫師和隨團眷屬無私的付出,深受感動。
2019年,劉醫師三度到貝里斯義診,我並未隨行,事後聽劉醫師說,這次醫護人員、醫學生加上隨行眷屬,高達一百四十人次,因於人數超過旅館負荷,義診團還得分兩梯次前往貝里斯。
第一次貝里斯之行後,我與劉醫師維持密切聯繫。劉醫師家人都在美國,他隻身在金,我和教會姊妹為雙十節出生的「國慶寶寶」劉醫師慶生,也曾邀他參加中秋烤肉活動。和他一起爬蔡厝古道時,很訝異他全程赤腳。他說,他就喜歡光腳接觸土地的感覺,還透露行醫以來,都是「一雙拖鞋走天下」。
劉醫師豐富的人生經驗,尤其極富戲劇性的空難劫後餘生的境遇,讓我興起為他作傳的念頭,沒想到劉醫師也正有此意。他說,有不少人都想為他撰寫回憶錄,但他最屬意我來執筆,我受寵若驚。於是,從2021年年初,我們啟動了回憶錄行動。
在首次訪談中,劉醫師從他在門諾醫院實習開始,提到富醫師和薄醫師這兩名加拿大醫師對他的教導,不但讓他感動,也讓我對這些為台灣醫療奉獻的外籍人士,敬佩不已。他們都是基督徒,視病猶親的態度對劉醫師影響深遠,日後劉醫師行醫,也效法老師,不收取低收入病患醫藥費。
但好不容易展開的回憶錄行動,卻因為我的工作和研究所課業忙碌而中斷,這一中斷就是好幾個月。
2021年九月,劉醫師突然來電說:「回憶錄的事,我們要趕快加緊腳步。」我問怎麼了?他說:「我得了胰臟癌,是末期了。」這真是晴天霹靂,大難不死的劉醫師平日嘻嘻哈哈樂觀健康,怎麼會罹癌,而且是「癌王」呢?
隔天,劉醫師到金門醫院做進一步檢查,第三天就飛到臺灣動手術,一去就是好幾天。那年,這位資深國慶寶寶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裡,度過七十七歲的生日,與生命奮戰。
過了三星期左右,劉醫師才回到金門,頭髮全白了,看上去既蒼老又虛弱,我有些感傷。我們接續了停擺好幾個月的訪談。幾天後,他又到台北做化療了。
那段時間,劉醫師三不五時就要到台大化療,一去好幾天。我沒有辦法等他師回到金門再去採訪,為了爭取時間,我要求劉醫師用LINE把要講的話錄下來,我聽寫鍵成逐字稿,等他回金門時,我們再來討論對稿。
剛開始,他一次傳個三、五段話,每段大概一、兩分鐘的錄音;後來他卯起來錄音,有時一口氣錄了五十段,還有一次高達七十幾段。有時他的聲音微弱,有時我會聽到背景聲音夾雜著蛙叫蟲鳴,我可以想像那是無數個萬籟俱寂的夜裡,劉醫師難以入眠,忍著疼痛,一字一句錄下他生命故事的堅毅畫面。
劉醫師從1944年自己哇哇墜地說起,苗栗客家村的頑童歲月格外引人入勝,大自然所賜的玩具和遊戲,讓我這都市長大的孩子羨慕不已。人們常說「人不輕狂枉少年」,劉醫師真是活出了這句話,模倣列車服務員拿著滾燙開水高喊「燒!燒!」要乘客閃到一邊,只為親近心儀女生的舉止,令人拍案叫絕。不被父親祝福的醫學院所學,卻成了他往後安身立命之所在,五十歲時身價上億。
然而,劉醫師不但不像富豪名醫坐擁小三,反而因家人不諳投資,上億的身價很快就債台高築;為了償債,除了行醫,他必須四處接演講、打工,賺車馬費,填補愈來愈深的錢坑。雪上加霜的是,摯愛么女罹癌、一而再再而三遭友人誆騙,錢坑這個無底洞,深不見底。
復興空難,是劫難,也是契機。病榻上,劉醫師決定出售父親早年為他購買的大樓。當年因為債務,劉醫師夫婦協議離婚;這次為了解決債務,他乘坐輪椅從設醫院到戶政事務所,與妻子「再婚」,換來往後的無債一身輕。
但就在劉醫師享受心靈最「身輕如燕」的時刻,卻傳來罹患癌的噩耗。劉醫師沒有恐慌,也不害怕。空難後那幾年我常問他「怕不怕死」,他總是說,「死不可怕,我已享受過人生了」;罹癌之後,他抱持著同樣堅定正向的人生態度。
除了為劉醫師編撰回憶錄,我能做的有限。我驚訝他即便生病了,思緒仍是如此的清晰、口條順暢,讓我聽打事半功倍,很快地就鍵好文稿,稍事整理潤飾列印後,請他過目。他拖著化療後虛弱疲累的身子,拿著放大鏡逐字審稿。他常說:「我現在生病了,很多事情記不清楚了。」但他其實記憶驚人,連小學考試名次都記得,而且很輕易就揪出我的錯別字,令我汗顏;而他不時引用詩句,展現過人文采,也讓我見識他的允文允武。(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