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端木愷一片丹心照東吳

發布日期:
作者: 劉菊英。
點閱率:184
字型大小:

年近古稀的端木愷,除了拚「老命」四處奔波募款,為東吳籌措建設資金。積極開源之外也盡量節流,首先從自己做起,長達十四年任期,從不支薪,自備座車,校長辦公室不裝冷氣,要等到所有辦公室有能力設置空調才裝。有趣的是,端木校長雖極尊重教師,絕不會在薪資上虧待教職員,但他也會適時「慫恿」較具財力的同仁「捐薪」。與端木校長亦師亦友長達三十年忘年交的武憶舟律師說:端木校長聘本人到東吳擔任專任,由副教授而教授,因校長一句建議「你做專任,有律師收入可予挹注,不在乎區區薪給吧。」武律師因此在東吳教學前後達三十餘年未支薪給或研究費,累積有千餘萬元之譜,真為東吳撙節不少開銷。
端木愷不僅對東吳大學貢獻良多,也常為私立學校請命爭取補助。有一次他去見當時的行政院長蔣經國,告訴院長「我國為什麼私人可以擁有軍隊?」經國先生聽了大為震驚,這無異為叛國行為。原來是私立學校都用自己的錢聘任軍訓教官,與「私人擁有軍隊」何異。院長一聽也認為誠然不妥,於是下令教育部及國防部,此後教官薪資皆由國家支給,私立院校從此撙節一大筆經費。
一九八三年,端木校長年屆八十一歲,加上曾三度因不同癌症動過手術,體力大不如前而申請退休。在他積極籌劃下,十四年期間東吳增加了十二個學系,七個研究所,三個博士班。在建築方面,除科學館、圖書館、音樂館、教師研究大樓以及教職員生宿舍多幢外,另開闢位於台北市延平南路的城區部,並先後建成兩幢八層(含地下一層)大樓,建樹可謂相當可觀。
而最讓人敬佩的是端木校長包容開明的精神。他寫信鼓勵在牢獄中考上大學的新生如「流氓教授」林建隆。在任內更聘請了好些位不見容於當局或他校的知識份子,如追隨雷震的傅正、與孫立人有關係的侯家駒、民社黨的顧紹昌,甚至有台獨傾向的教授,好幾位院長不具國民黨籍,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學系主任是女性,凡此在當年均屬異數,也因此有許多奇才異士願意在東吳任教提升師資水準。其作為與他一向訓勉東吳學子的校訓「養天地正氣 法古今完人」的精神,確然相當契合。
強人風骨溫婉心
端木愷擔任東吳校長十四年,實際上他來台灣後不久就擔任東吳大學同學會會長,並積極參與復校籌備工作。復校後一直在法律系義務兼課,其後又擔任董事會董事及代理董事長,前後總計四十年,人生的大半投注在東吳。
卸任後他在給摯友傅在源先生的私函中提到:東吳校長不知不覺竟擔任了十四年,用盡了我的社會關係和友好情誼,總算沒有交白卷。新任校長楊其銑先生有一封給美國基督教亞洲高等教育聯合基金會的信,告訴他們我捐贈一千三百萬元,一幢值一千萬的住宅和籌募的故宮紫檀木家具一組,以半價售給故宮博物院得款二千三百萬,合計四千六百萬元,全部在臨去之前供獻了。
由此看出端木愷真的傾其所有貢獻了給東吳。除此,據其長女端木儀民透露,父親在生前,不只把子女給長輩的生日紅包全都捐給學校,有次甚至慎重地召集家庭會議告訴家人,他決定把所有財產捐給東吳大學。她還想起,有次從美國回台灣探親,發現自己從小練習的鋼琴不見了,才發現,原來是父親把鋼琴捐給了學校音樂系,成為東吳大學音樂系創系時的第一台鋼琴,她也笑說,包括家中的電風扇都不放過,通通送到學校,簡直就是「校庫通家庫」。
端木愷與夫人陳季蘋結縭超過一甲子,端木夫人賢淑過人,相夫教子,伉儷情深,育有三子三女,均受到良好教養成為社會中堅分子。一九八七年五月三十日,端木愷距夫人遽逝不到十個月也因病去世,享年八十五歲。
端木儀民女士形容其父親「威儀撲克面,柔軟體恤心」,從端木校長一生的行宜看來,確是最佳註解。
端木愷的座右銘:「盡其在我」;「做什麼像什麼」;「隨遇而安,隨分報國」。
參考資料及書目:維基百科、東吳大學校史室、端木愷校長紀念集。(下/稿費贈大同之家)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