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傳奇小說問鼎
回祥和山莊時,雯娘早已至機場,換好衣服後,想起找誰談心呢?回競選總部嗎?面對一群理念天差地別之鄰居;甚至存心發選舉財之鄉親,只有更煩。想一想,到慕容志那裡談談心吧,至少他們夫妻還可以說上話。 一進慕容志店裡,只見他一臉驚愕:「怎會發生這種事呢?又不便打電話給你,怎麼回事?怎反賄選者竟成賄選者?」 「對啊,阿志昨夜一直在為你擔心。」巧麗邊倒茶給重耳邊說著。 「我們多年同學,是非清濁不用我來說,真他媽的不知那個混球陷害我;更可恨是那些吃飯的檢調司法人員,久駐仙洲島,我就不信他們不知真相,竟配合賄選者來打擊我!」 「看你,脾氣又來了,也不要怪檢調司法人員,有人檢舉他們當然要查;當然對那些買票高手,人家早就在家裡等著就職,但能怎樣?也怪咱仙洲老百姓不爭氣,視買票為理所當然事,當初就勸你不要選,算了,先喝口茶再說吧!」慕容志笑著安慰重耳。 「聽說童家也被查了,不過法官沒准檢察官的拘押聲請;至少對你沒這樣,應該沒事!」巧麗再度給重耳倒茶。 「清白受毀,生又何歡!」重耳痛心說道。 「沒那麼嚴重;你如此剛毅個性怎能從政呢?」慕容志力勸道。 「你們看!」重耳覺得多說無益,從口袋中拿出一張複印信,拿給慕容志: -漢家兒郎出邊關;誓死報國不生還。- 明公校長道鑑:收信平安,久失音問,諒必鈞安。自八十八年辱承厚愛,先後賜了鴻著《感懷集》及誨文後,重耳有感國事日艱,因而赴美進修以備國用,此期間,無日不憂國事;每著文力倡氣節、正義。但終因人微言輕,成效不彰。是以重耳痛定思痛,決定以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之悲心;效觀音下凡之悲願,投入明年初民代選舉。一者希望發揮良弊之功用,更重要的是唯有從政,才有救國的舞台,以保中華、救人心,不負士報國恩之春秋大義。但所謂大軍未動,糧草先行也。念重耳乃一介小民,何來財務支撐龐大選舉經費?感先生深知重耳,心誠天鑑,若真有神,定能証明重耳救世之心,志潔之貞,是以敢以恭謹之心,效法 國父孫中山先生之方法,懇請 鈞長贊助重耳。義舉之行,無以回恩,願赤誠保我中華民國以報。耑此 不週處尚請寬宥,即頌 道安 晚 重耳 敬呈 中華民國九十年十月十六日
-
1到0的距離
其實我只是希望更清楚自己。我想當一個人能更透徹自己,將更能接受自己,才不會因為旁人的打擊而失去信心,也才能更無怨的在生活裡。 對於我的同學映秋,我也這麼建議。 然而,自我探索一事若非是自己察覺有此必要,而願意改變自己,否則是無效的。倘若是來自於他人的建議,反而容易形成個人的防衛機轉。牆,於是越築越高。 看著映秋越來越沒笑容,越來越愁眉不展,其實是不捨,但就算我說再多,如果不是她自己願意掀開表面已結痂的多年瘡疤,好好清一清其中的膿瘍,她當然是見不到能夠真正痊癒的時候。 「妳很有勇氣,一次又一次分析自己。」 「你不是說要讓自己快樂嗎?」 「說的也是。」 「我這樣無非是要讓自己可以快樂,真正快樂,不致人生來去一遭,卻是迷迷糊糊走著前人走過的路,憨憨傻傻的,不知所以然的重蹈前人覆轍,然後在同一式的窠臼裡跳脫不出。」 真的,心靈能夠快樂平靜的人,通常對自己各式各樣的行為,都能坦然接受,因為他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做,最重要的是,他也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此他必然不會做不該做的事。 要清楚什麼事是該做什麼事是不該做,也得經歷一番練習啊。你說我有勇氣剖析自己,其實大半動力來自於你不斷的鼓勵、支持與協助。 「奇怪了,我們在談論四這個數字,談論翁森的『四時讀書樂』,怎麼變成談到自我解析這上頭?」我詫異什麼時候話題岔開了。 「是在講『迥然吾亦見真吾』這一句,自然連結過來。」你回答得自然。 「喔。」 好吧,即使是因為聯想而把話題岔開,就讓我再把它導正回原來的重心吧。 「人們不喜歡四這個數字,或許和另一個有關生離死別的節氣也有關。」 「妳是說清明?」 「嗯,清明。」說了清明,情緒自然就肅穆起來。 清明就在四月初,梅雨紛紛落,彷彿老天陪著不捨離開人世的親人。 「你有這樣的經驗。」 「妳有這樣的經驗。」
-
●民宿365告別「在水一方」
今夜星光燦爛,我望著北斗七星指向北極的方向,在院子裡悄悄的與你道別,請你不用傷懷,也不要怪我,現在時局兵荒馬亂、亂糟糟的、沒個準的,我不是沒努力,而是無法努力,我想告訴你,不得不放棄你的理由,我知道,過去一年多的歲月,我們相處愉快,我們給許多遊子安慰,他們都很喜歡你,有人一再來看你,讚嘆你,在過往的歲月裡你表現的很勇敢,挺立在星光裡直到我的到來我們相遇,我一向喜歡隨緣,也珍惜機緣,今夜,我跟你道別,希望你有更好的歸屬。 他們說有人研究過你,說你不適合當民宿,說你適合當展示館、當賣店,我一直無法告訴你實情,因為我並沒參與其中,雖然我短暫的擁有你,雖然我努力的展現你的風華,雖然我們業績排名不差,我們的努力就到今夜為止,你知道,我們除了理想也必須學習遷就,人生就是這樣,你只能努力展現你的理想,卻不能要求別人認同你,不過,我很得意的告訴你,我們有許多朋友喜歡你,他們捐書給你,他們用文化襯托你,用美麗的照片呈現你的過往,你的建築圖騰與語彙都獲得他們的珍愛,在這裡我們歡樂過、我們上課、唱歌、拼圖、泡澡、觀星,無數的夜晚我們這麼歡欣相遇。 想到剛開始遇見你,悸動的心無法跟你相契,一夜夜一次次我在院子思索著,你安靜看著我,我們一步步找到合適你的光采,那時的你只是有光鮮的外表,等待著我們的到來,我思索著如何展現你的優雅,你的氣質很特別,需要慢慢凝聚中心思想,還好我同學適時伸出援手,將他深厚的文史底蘊豐富你,展現你的雍容華貴,還有我阿舅用花藝巧手增添你的美麗,與其說是打扮你,不如說是找尋屬於你獨特的風華,這過程直到此刻都令我動容,你一定記得每天辛苦打扮你的阿月,樓上樓下忙個不停,還有我的好夥伴阿秀,時時幫我照護著你。 記得來自南洋的子孫返鄉進住,開啟我們的第一章,我們接待過遠至歐洲、加拿大、美國、日本的遊子,他們都很喜歡你,你知道嗎?最近來的法國一家人,在院子早餐、喝咖啡、看書、告訴我們這裡很像歐洲,我要告訴你你很稱職,這一切不是你的錯。我只能告訴你,雖然我們願意努力,可是卑微的聲音隨著三月的北風吹到霧裡的六月,正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 我勇敢了二個月,才慢慢卸下你的裝扮、一件件一世情,這些友誼珍藏我心,曾經我們為你投注感情,用我們細膩的心呵護你,牽著你的手一步一步走,熄燈號響起,即使我們萬般無奈、萬般不捨,也只能留與風中無聲的嘆息,今夜夜色很美,我期望有人比我更賞識你、珍愛你,我已經無法繼續照顧你,別了,我的朋友,在得月樓旁的你,當星空繁星昇起,別忘了曾經我們相遇,別忘了愛護你的朋友,別忘了打起精神訴說過往的扉頁,千萬別讓自己像金門的雨季五月霉掉了,而我就在附近,默默的祝福你。
-
搭公車初「情」後「語」
油價飆漲,通膨壓力嚴重,民生物資也隨著油價漲聲四起,在薪水不漲的同時,民眾荷包縮水,叫苦連天,此時也都不約而同的當起「省主席」來了。馬政府上台後,不避諱高油價的政策,緊接著開始倡導節能減碳做環保,民眾也跟著動起來,這是一件好事。 我原本每天從金城開車到山外上班的,今晨起了個大早,也響應馬政府的政策,捨轎車步行到金城車站搭免費公車上班。難怪金門被評為全國最快樂的城市,有免費公車可以搭,金門人多幸福啊!這個時候你我都應該盡情的享用,不但當了「省主席」,又能節能減碳做環保,更不枉政府一番美意。 家離車站步行約十五分鐘,六點五十分出門,到達車站才七點五分,稍候即可搭上七點二十分的車到山外。這一趟可以省下油料費三十元,一天就能省下六十元,長此以往,一個月下來至少省下一千二百元,那是我一個月的午餐費。 健步去搭公車另有意想不到的附加價值,除了可以運動十五分鐘有益健康外,行進中還能享受和美的晨曦,呼吸清新的空氣,偶有涼風拂面,陣陣樹香撲鼻,耳際還不時聽到悅耳的鳥叫聲,帶領你和早起的路人道聲「早安」!對於即將開始一天辛勤工作的人來說,這種種感受不也是轉換高油價心情的觸媒嗎! 在車站候車,與其他人規矩排隊等車,幾位滿頭白髮的阿公阿婆剛從到站的公車下來,手上都提著不算輕的東西,七嘴八舌的彼此打招呼,詢問彼此接下來的去處,討論著公車的時刻,到山外幾點,回嚨口幾點,去水頭幾點,嘈雜的聲音,在車站裡喧騰起來,吸引住所有人的目光。此時,車站裡就像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有馬上要去做的事情,彼此討論著,相互關心著,尤其是在這個最快樂城市的生活環境裡,更顯見這種氛圍的張力。我突然覺得這才是今天生活真正的起點,工作的心情也從此刻活躍起來。 這時往山外方向排隊上車的人越拉越長,不知何時隊伍前頭側邊的空位上站著兩位六、七十來歲的老媽媽,一位略胖帶著兩個高粱酒紙箱的東西、一位瘦弱提著手提袋,她們無視隊伍排得有多長,也沒理會規矩排隊的人,更絕沒去想排隊的人會有什麼反應,她們悠然自在的聊了起來。此刻排隊的人也無視於兩位老人家的插隊行為,倒是欣然的傾聽她們在聊些什麼!我在想,「排隊」是為了爭取一個座位,規矩排隊的國民是文明國家的表徵,但是「禮讓」更是高層次文明的表徵,有懂得禮讓的國民,代表這裡是文明的國度,祥和的社會,今天就算老媽媽上車沒有座位,我相信會有人讓出一個座位給她坐,雖然車上已標示有「博愛座」,但是就看你做不做。公車進站了,大家魚貫上車,只見排在前頭的人很自然的幫著胖老媽提東西,攙扶她上車。此時,我心中又是一陣欣欣然!原來車上有「博愛座」,等車時也有「博愛做」,只是前者出於規範,後者出於仁愛,而金門的文明和大家庭的溫馨,也從這裡瞧見了! 公車載著滿車的文明和溫馨,準時從金城車站出發,我坐在駕駛座的後座,凝視著車窗外,大家也都很安靜或坐或站的望著窗外,公車行進中連靠兩站都有人上車。剛過無名英雄銅像,榜林站又上來兩人,已有點擠的車裡,大家很自動的向後挪一挪。此時,兩位老人家像是唱雙簧似的又聊了起來,無視於窗外伯玉路兩旁枝椏翠綠的小葉欖仁,像一把大傘,罩住襯托它那美麗身影的紅葉鐵莧、金露花、杜鵑和扶桑,它們在林務所園藝工作者細心的安排下,很有層次的綻放出初夏又紅又綠的美麗景象。 「又要寄什麼吃的東西給兒子喔!你嘛是真有孝子孫呢?」瘦弱的老媽用熟悉的口氣問略胖的老媽。 胖老媽很樂和回答說:「一箱是蚵仔乾、肉粽要寄去台北給老二,另一箱是給住山外的老大。」 「因為那些孫愛吃,老二做代書住台北,老大住山外,孫都在讀書,很少回來祖家。昨晚想孫子想到睡不著,今天就來寄東西,也順便看看老大和孫子。」胖老媽接著說。 「你為什麼不叫老大開車來接你?」瘦老媽又問。 「車油這麼貴,從后面(指太武山以東的區域,是金門早期習慣的區域口語分法)到前面(指金城金寧區域)路途很遠,反正搭車也不用錢,閒閒的自己跑一趟,不用麻煩兒子,也省點油錢。」那位胖老媽很從容的回應著。 又是一位「省主席」,而且還是一位慈祥和藹又節儉,身體健康又環保的老「省主席」。我並不知道車上其他人的想法,至少我看到什麼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金門這個傳統社會裡,父母的對子女的恩情,並不會隨年齡和經濟環境而有所改變,而且還必須顧慮到讓子女沒有偏心的感受,天下父母心也莫過於此。 公車繼續往目的地奔馳,兩位老媽媽的對話,一直在我的耳際間放送,窗外的小葉欖仁,一株株的往後衝,低層的花木,不停的變幻形態和顏色,令我目不暇給。 當公車從胡璉銅像上坡,突然陽光不見了,眼前呈現的是綠色隧道的太武山路段,公車進入太武山公墓再迴轉到國父銅像左轉往山外方向,這個路段的植被自然完整,透露著自然綠色廊道的意象,人或車行走其間會覺得心曠神怡。這也是自己開車時常走的路段,只是沒有像搭公車那樣毫無戒慎,而能自顧去感受車裡車外的景象,真實的觸覺到公車上人生的戲劇效果。 公車抵達終點站山外,靠站車門打開後,大家都拿著IC卡往車門挪,很有秩序的魚貫下車,電子票的感應器「嘟!嘟!」不停的叫著,只有我仍不動如山的坐著。禮讓的行為再一次上演,兩位老媽最先下車,當然又重演上車時的那一幕,只是主角不變,配角換人了。這回我清晰的聽到,那位帶東西的胖老媽很有禮貌的向協助她下車的人連聲說「多謝喔!多謝喔!」那人點點頭回應「沒關係!免客氣!」就走了。我往後看,車箱裡剩我一人,趕緊站起來,拿出IC卡往感應器貼觸,說也奇怪,出現的聲音是兩聲「嘀嘀--!」,而不是一聲「嘟!」指示燈是個X字,司機要我重來一次,還是那個X字,這下我有點緊張,上車可以,下車卻不行了,司機又要我重來一次,並指導我以IC卡的背面貼觸感應器,這下就聽到「嘟!」的一聲,緊張的心情消失了,下車時連忙向司機說聲「謝謝!」。 公車站裡空蕩蕩的,剛下車的人都走散了,這時我心裡有些猶豫,怎麼會有曲終人散的心情。抬頭忽見高掛在牆上的時鐘,正是七點四十二分,才恍悟這是我要去上班的時刻。 出車站見晨光灑遍山外的街頭,四季展現不同風情的木棉樹,才剛褪去盛春時滿樹橙紅的濃妝,正展現初夏時鮮嫩翠綠的淡雅,直立的樹幹長滿明顯的瘤刺,頂著綠油油的枝葉,矗立在停車場的四週隨風招搖。看似一身傲骨的它,象徵金門民性的堅毅,未來的發展前途燦爛,金門到處可見它的身影,所以自然也被選為金門的縣樹。高大粗壯的外表,有個高貴的外稱叫「英雄樹」,正與戰地金門相得益彰。 穿過木棉道,直往辦公大樓方向走去,有人跟我打招呼「今天搭公車上班喔!」「是啊!不開車省油錢嘛!」我有點不好意思的回應著,對我長期開車上班的人而言,要轉變這種心態,需要一點適應期。不過今天在搭公車的過程中,我已經很快的找到轉換心情的出口,以後搭公車對我來說是一件既健康又賞心悅目的事情,大家一起來搭公車吧!
-
朋友們﹐謝謝你
我從沒問過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不知道自己的想法,只知道我該以什麼方式去交朋友,才能讓我交到更多的朋友,但這真的是我要的嗎?他們對我是真心的還是虛偽的,其實我很清楚,我只會以東西去吸引她們,一旦東西沒有了,他們還會是我的朋友嗎?只不過才一天沒有帶東西,就一整天很少有交集,常時的我很愚笨,總以為有一天他們會真心的把我當朋友看。 上了高職,我終於知道自己在追求的是什麼了。我難過時,他們安慰我,也許偶爾會有點小摩擦,但很快就能說清楚;我生氣時,他們會當我的垃圾桶,聽我述說一堆的抱怨;當我做錯事時。他們不會怪我。只會跟我說說道理,讓我明白事情的對錯;有時會無意間忽略我,我會很難過、很生氣,這種感覺我從來沒有過,原來我一直都在渴望一份真情真義的友誼。 這段摯情讓我很高興,但也害怕失去,有時候會想:「萬一我們都畢業了,你們還會記得我嗎?我們會當一輩子的好朋友嗎?」一堆一堆的問題,都使我感到害怕,我只是想要一份永久不變的友誼,但它會很難實現嗎?對以前的我來說,是很難很難,現在呢?雖然我希望我們能永遠不要畢業,永遠停留在這最美的時刻,但我更相信我們會永遠都是最好的朋友,即使我們分開了,這份情也不會消失的。 友情,是世間上最珍貴的寶物,每個人都需要它的存在,每個人都在追求它的到來,不論多久,這份真情都不會改變的,只要你相信,這份真情就會陪你走遍天涯海角,一起感受無數的喜怒哀樂,我真的很愛我的朋友,謝謝你們。
-
1到0的距離
一聽我把剛剛的歌詞又用了一句,你忍不住又給我打氣。 「妳看,妳腦袋瓜很靈活,很會做連結喔。」 你這一說,我不禁臉紅,趕快要岔開話題,繞回原來翁森的「四時讀書樂」。 「嗯,說到冬季,我就把四時讀書樂的冬季篇念給你聽吧。」 『木落水近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坐對韋編燈動壁,高歌夜半雪壓廬。 地爐茶鼎烹活火,四壁圖書中有我。 讀書之樂何處尋?數點梅花天地心。』 即便是寒冬,古人也能自尋讀書樂趣。我的說法你不以為然,你為今人辯駁,「現代人若是喜歡讀書,也是不分四季,甚至天天都是讀書天。」 「是的,像你就是了。」 你是個很真的人,我想在浩瀚書海中你早已悟出人生哲理,你坦然面對所有的人事物,而這正是我該要學習的。 翁森這個冬季篇中,我喜歡那一句「木落水近千崖枯,迥然吾亦見真吾。」 然而,我們真的能看清自己嗎? 古人在書冊之間就能有所領悟,今人呢?許多人經由一些自我探索的課程,和自己一次又一次的對話,對自己的傷痛一次又一次的撕開,才能漸次清晰見到自己原來的面貌。 人類的每一個想法,每一個念頭,都有它緣起的根源。如果不曾去深入了解,永遠都無法透徹行為模式背後深藏的意義。 「妳一定要把自己剖析得這麼清楚嗎?」你臉上滿是不解。 「我?」
-
三束手抄短詩
1‧很薄的黃昏 接近調色盤的寂寞 我聽見一盞落日緩緩的敲門 沿著庭簷喃喃的說話 躓躅棲止不肯離去 只為眺望夜裡點燈的人 2‧田園荒蕪的盡頭 滿山遍野都是被扔掉的童年 老日子喘喘淹沒一畦畦的輕聲細語 聽來像是碗裡茂盛的鄉愁 餓著舔舐隆起的疤痕 3‧牽掛是瘦瘦的水聲穿鑿 風雨眉批走過斷章遺址 鄉關一層一頁挖掘 我聽見母親沉睡的脈搏 和土地呼吸一樣 靜靜的在記憶萌芽吟哦
-
●傳奇小說 問鼎
明公尊前勛鑑:辱承厚愛,惠賜大作:感恩集,受寵若驚,五中感企。展讀再三,即感於 先生謙沖厚道之筆鋒、復浸於現代史事之重返;長者風範、大家器識,得承受教,方寸紉感再三!而:一蓑煙雨任平生,幾曾著眼看侯王之亮節,尤感身受。重耳本帳下一介武夫,粗魯不文,何敢神交,況前者既痛國是之日非、復傷 慈母之往生,曾有紅塵封緣之念。怎奈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之古訓,終究無法遁世終南山。而今睹 鴻文、思哲人,忠貞耿介之士尚何其多,漢家匡復有期!誠所謂斯文有傳,君子不恐,此尤 先生之功、重耳之幸也日前 懷 國父紀念日將屆,發舒為文:回首煙波廿四橋為念;稍彌先人功業在金陵,滿目江山事己非之憾!不敢自稱,特奉 先生斧正,關愛之心,自當永銘五內。另基於風俗之厚薄奚自一二人心之所向之道,日前成立「良風美俗促進會」,忝被推為首屆理事長,併呈簡介如附,敢請 指正是祈。 專此奉達,敬頌 勛祺 晚 重耳 拜上 八十七年十一月十六日 讀到此,重耳突打開車門,將信用力擲到雨中的湖泊,最後扒在溼漉的湖邊草皮上泣不成聲,喃喃唱道: 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暮鴉啼徹,幾枝衰柳,零落西風依舊!河清何日? 此時手機響起,傳來雯娘聲音:「你在那裡?到底還選不選?今天要不要拜票呢?真是的!沒事我要回打狗處理孩子事。」 「今天休息;你要回去就回去吧!」重耳聲音細得像遊絲。
-
緬懷
前幾天參加了二姨的喪禮,記憶中隱約浮現小時候外婆家那破舊的老房子。由媽媽的口中得知,外公係半招贅入王家,需抽豬母稅,外公姓周,外婆姓王,因此六個孩子裡,大舅舅與過世的二姨姓王,老媽與二妹一弟則姓周。由於孩子多,外公又於壯年時即因意外過世,原本不寬裕的家更是雪上加霜。當時實在太窮了,二姨小小年紀即獨身前往台北幫傭賺錢,長期住在僱主家裡,過沒幾年外婆也過世了,其它的兄弟姐妹也都陸續結婚建立家庭。後來我們也因爸爸在板橋置屋而搬到台北,與二姨的互動也較多,碰到年節過後,會邀已忙完的二姨休假空檔過來坐坐,所以二姨是媽媽所有的兄弟姐妺中與我們最親近的。 二姨一直在台北市仁愛路幫一戶有錢人煮飯看家數十年,老主人將生意交棒給年輕的兒子,後來兒子因長年住在國外,二位老主人晚年幾乎靠二姨照顧到終老。二姨幫傭的主人也曾幫二姨介紹對象,但礙於對象都是外省人而做罷,至年紀漸長也就不想結婚了。二姨當幫傭期間,購置一間房屋臨小舅舅住處,準備養老用。二姨其個性一生節儉,記得二姨只能在過年後趁空來我家,我們也會收到她的紅包,通常是50元,雖然不多,卻使我們相當懷念。二姨也常撿主人做衣服剩下的碎布料給我媽,我媽就拼拼湊湊幫我們製成衣褲,是我們小孩子製衣的來源。二姨中年時迷上大家樂,雖說一生節儉,但對於簽牌卻一直賭性堅強,媽媽屢勸不聽,後來也就隨她了。但畢竟不脫其節儉的個性,雖陸續有在簽牌,也常槓龜,但還是存了不少積蓄。 這幾年年紀漸漸大了,又曾中風過,行動不是很方便,加上無子嗣只能自己獨居。大表哥曾建議她,不妨利用身上的錢請個外勞來照料生活起居,起碼可用個一二十年都沒問題,偏偏二姨不肯,執意自己照料,需往返醫院時就勞煩大表哥接送,偶爾表妹幫忙打掃居家環境,自己想外出時就拄著柺杖買菜串門子等。這樣也持續了三四年,就在今年5月16日上午外出找大舅舅聊天後,近中午回到自己樓下的樓梯間時,不支倒臥在地而往生,經查疑因心肌梗塞所致,享年67歲,空留下近千萬現金及一間房子。 回想二姨一生,家境清寒,未依靠家裡而自立,晚年雖小有積蓄但捨不得花用,仍秉持一貫之儉樸終其一生,我們這些晚輩已沒辦法再幫她做什麼了,僅能在她的出殯日,踴躍出席,好好的送她一程,感念她的一生。
-
那段地下坑道探險的日子
農曆年前,在金門日報上,看到有關於揭開地下金門面紗金城坑道近期開放的新聞時,內心是萬般的雀躍,因為,家鄉擁有獨特與神秘的戰地風情,又再次的呈現於世人之眼前,不禁的也令我憶起,於金門家鄉唸國中時期,每當上元(元宵節)前夕,我們這群小毛頭,都會以廢棄的奶粉罐、菜頭(白蘿蔔)或竹竿等材料,自己加工做上元(元宵節)的花燈及火把,而在上元節當天放學時,我們更會相約於吃完晚餐之後,一起拿著自己所做的花燈(菜頭燈)、火把及用壓歲錢買的沖天炮、鴛鴦炮,到沙美街上與沙美車站前方的空地(即現今的五福街)及沙美地下坑道,賞花燈及跟后浦頭的人,互相用沖天炮、鴛鴦炮來轟炸和溜進沙美地下坑道探險,以慶祝元宵節(小過年)的來臨。 猶記,荳蔻年華時,每當上元(元宵節)來臨時,在當日晚上的七點至九點之間,於沙美車站前方的空地(即現今的五福街),都會重複上演著,白天在學校時,大家都是很要好的同學,然而,到了晚上時刻,則是沙美與后浦頭村之間,互相以放沖天炮及鴛鴦炮的方式,來轟炸彼此,以慶祝一年一度的上元(元宵節),當沙美與后浦頭兩邊的人們,都被彼此的沖天炮或鴛鴦炮,炸得人仰馬翻時,雙方才會停下猛烈的沖天炮或鴛鴦炮之轟炸,然而,雙方停止轟炸之後,我們這群小毛頭的好戲(到沙美地下坑道探險的時間),才正要開始了,因為,我們都會跟在唸國中高年級的學長或鄰居們,一起到沙美的地下坑道探險與壯膽,由於地下坑道,裡面是一片的漆黑,當我們逐一的進入地下坑道時,我們這群小毛頭,幾乎是一個挨著一個,深怕自己會落單似的,而那時的我們,大家是團結一條心,彼此之間的共同目標,就是儘速的將沙美地下坑道走完與探險成功。 仍記得,過往在地下坑道探險時,當我們從坑道的入口處進入,一路走往各個通路或出口處時,由於坑道位處小陡坡,所以當我們行走於地下坑道時,感覺坑道是有上、下的坡度,不時在坑道的地板,還會有積水的現象,還記得,當年在探險時,常常會有高年級的學長或鄰居們,故意事先或躲在前方或後面,宣稱有發現奇怪的東西或發出怪聲及瞬間大叫一聲,此時,大家是驚恐萬分及驚嚇聲連連,那時真的是很刺激,也很恐怖,當時在小小的心靈裡,為何又跟他們去探險呢?我想,那時大夥都是礙於英雄主義與好奇心之作祟下,才會硬著頭皮和其他的同學、學長或玩伴們,一起前往沙美的地下坑道探險,這是我在經過幾次的探險之後,所領悟出的心得,現在回想起來,還覺得蠻好笑的,這或許是那個年代裡,每個男生在成長時,都會經過的青澀過程。 隨著時代的變遷,臺灣各地近幾年以來,正興起一陣在地風時,每當於上元(元宵節)來臨前,在全國各大新聞及媒體之中,不時都會報導著,有關於臺南縣的鹽水蜂炮及臺東的炸寒單爺和澎湖縣的乞龜之慶典活動,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人潮與觀光客,前往共襄盛舉的消息時,常常,會令我想起,年少在家鄉時,我們也會以放沖天炮及鴛鴦炮之轟炸和到地下坑道探險等活動,來慶祝一年一度的元宵佳節,如今,離開家鄉已許多年了,不知,是否?仍繼續保留,以往所流傳下來的風俗,因為,這亦是能促進地區,發展全面觀光的資源,更是我心中,深藏許久的甜蜜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