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初識南展館
在晨曦時分,諦聽親密的濤聲,這感覺是幸福的。 若是海的週遭和披著綠樹的山巒、鳥歌、藍天、雲彩、回憶能融合在一起,便組成一個絕妙的連結;若是那陽光還能放射玫瑰的光彩,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一幅奇異的美景。誰若是有福氣,誰就能獲得心靈的愉悅。 在我旅遊的地方當中,曾經閱覽許多美景或偶得靈思至,但只有位在恆春鎮後壁湖碼頭旁的南展館才讓我感到寓教於樂的體驗。 自二○○五年八月底起,這座核三廠內占地六公頃的南展館,就建在三支風力發電的風車底下。據我所知,過去少有旅行家提起它,如今卻成為恆春旅遊的新據點。 館內除了多元化電力相關展示外,還有鄉土植物區、商展區、遊戲區等。印象深刻的是,有數個大型海水水族箱,標示著稀奇的海魚、水母等,美不勝收,彷彿置身於小小海生館。還有一座3D立體電影院、大型銀幕介紹台電努力復育南灣海底珊瑚,以及核三廠的介紹等。 離開時,想起了蘇軾〈題西林壁〉的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啊,比起當日先抵達屏鵝公路旁的南灣海域和金沙灣,或後壁湖港口搭乘遊艇出海及大啖海鮮的記憶,這裡的海似乎更藍,也顯得比鄰近的恆春景點靜謐些,也浪漫些,但同南灣一樣秀麗。這裡沒有浮潛、衝浪等活動,也無餐飲店林立,遊客少了許多,但更多的是大自然中青翠的山巒、草地和大海的幽靜。 對喜歡陶醉於大自然的我,特別喜歡在這裡的無聲勝有聲的環境中沉思默想;而可貴的閒逸滋味是旅人的最大享受,尤以看到各類能源特性的解說,也使我耳目一新。直到暮色蒼茫,才依依不捨地踏上歸途。 (稿費捐贈大同之家)
-
葡之聯想
美麗的聯綿詞 雙聲唇語音兩字帶給人們 無限遐想 你是否是匍匐前行 卻在兵荒馬亂中遺忘 偽裝草帽的兵卒 抑是纖細出塵 不知魏晉演替的 赤霞仙子 你刻劃忠貞牌坊 為世間女子舞上 一曲清風 可惜俗人只知曉 撩撥萃取你那 晶瑩剔透的胴體 無關乎道德 只貪婪於最俗氣的 腹中之欲
-
名 將
揚鞭斷流山河動 蕭曹衛霍社稷功 亂世移鼎風雲會 麒麟閣上論英雄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如果再下蛋又被蛇吃掉,又要怎麼辦?」 「牠可能會另外找一個隱蔽的地方,重新築新窩,然後下蛋孵小鳥。」 「如果像阿公所說的這樣,鵏丟仔不也是天才麼。」 「不錯,鵏丟仔是天才,但是我的小孫子阿信,他竟能打破沙鍋問到底,看來也是天才啊!」老枝伯仔摸摸他的頭,笑著說。 「阿公,既然你說我是天才,將來我也要跟叔叔一樣到美國留學。我不要像阿公種田,也不要像阿爸做鐵工。」 「小孩子有理想雖然不錯,但天才不努力也是不行的。如果長大後真想跟叔叔一樣到美國留學,就得加倍用功。假若天才不努力,往往也會成為被人取笑的蠢才。人嘛,有多少力氣做多少事,不能好高騖遠說大話。」 「阿公,我一定會努力的,也會以叔叔為榜樣。」 「阿公可能看不到你光宗耀祖的那一天了。」老枝伯仔語重心長地說。 「為什麼?」 「因為阿公已年老。」 「可是你的力氣很大啊,讓我騎奇雞走那麼遠的路都不覺得累,一點都不像年老。」 「那是因為孫子給阿公力量啊。」 「阿公,我會給你力量,你一定要等到我出人頭地的那一天。」小孫子說後,伸手跟阿公打勾勾。 「好吧,阿公就慢慢等、慢慢等,等到你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老枝伯仔說後不禁紅了眼眶。 祖孫倆談著、談著,竟不約而同地進入夢鄉。 翌日一早,明如就來敲門問:「萬枝仔,你的孫子好一點了沒?」 老枝伯仔打開大門,低聲地回覆她說:「明如仔,想不到婆仔的拌時,竟是那麼的靈驗。我只依照她的囑咐,向北方走十六步,以『順盒金』請金花婆姊保佑。當我回到家後不久,阿信說他口渴想喝水,喝過水後竟然就慢慢好起來了。」 「這種東西有時候不能鐵齒,小孩子不比大人,如果八字輕一點的話,更容易受到魔神仔的戲弄。我們也可以從經常有人來找她老人家拌時得到印證。(二○九)
-
耶誕節,說朝聖羅馬
六、Assisl聖方濟玫瑰花園、Loreto 聖母雪地大殿 早上,張神父帶領大家彌撒於Assisl的「天使之后大教堂」,參訪方濟各會的發源地聖堂、玫瑰花園……。這裡,流傳著一則發人深思的「無刺玫瑰」傳奇。 聖方濟出身為義大利十三世紀的騎士,後來,組織「小兄弟會」,致力於祈禱、勞力工作、宣講福音。話說,他曾在修道過程中,受到魔鬼的誘惑,為擺脫誘惑,在玫瑰花叢前脫光衣服,來回翻滾於多刺的玫瑰上,希望藉著刺痛滅息誘惑。後來,天主顯了奇蹟,不僅拿掉他的誘惑,而且讓修院的玫瑰從此無刺。 下午,參訪Loreto 的「聖母領報堂」,又稱「聖母雪地大殿」。古老的聖母領報堂,是世界上第一座以聖母命名的教堂。聖母雪地大殿,源於一個美麗的雪地傳說。 傳說,在久遠的四世紀,某個盛夏,聖母託夢教宗,希望教宗為其在下雪之處建修院,以彰顯聖母之德。夏日炎炎,何來雪地?但一覺醒來的教宗,卻被通報道:「山上下雪了!」因此,聖母雪地大殿就這麼成真。傳奇久遠,無從追究真偽,倒是雪地大殿保留了在慶典中「灑落白玫瑰花瓣」的古老儀式,以象徵白雪紛飛。 七、Lanciano聖體奇蹟堂、Rotondo聖畢奧大教堂 Lanciano的「聖體奇蹟堂」,供奉著麵餅成「肉」,葡萄酒成「血」的神蹟。 傳言,西元八世紀,有某神父在舉行聖祭時,發出懷疑:「麵餅、葡萄酒真是耶穌的身和血嗎?」於是天主以神蹟回應之:讓麵餅變成「肉」,讓葡萄酒變成「血」;而且,讓血凝成五個不規則、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的球體,但重量都一樣。 位於Rotondo市鎮高坡上的「聖畢奧大教堂」,有新、舊兩座,教堂旁邊還有一間可容納2000多名病患的大醫院。 當代人物,十九世紀的義大利聖奧畢奧神父,身上有「聖五傷」,他擁有超能力,能讀心、能預言、能驅魔……。生前,信眾不絕於途。2002年,教宗追封其為聖人。 八、Angelo 聖彌格爾教堂、Ortona聖多默教堂 大清晨,我們彌撒於Rotondo的「新聖畢奧大教堂」。號稱歐洲最大的新聖畢奧大教堂,可容納6000多名的信眾,建築設計新潮時尚,完全不同於傳統教堂,落成後,經常舉辦大規模的朝聖活動。 上午,參觀Angelo 邊境古鎮,造訪傳言中聖彌格爾顯現的「山洞聖彌格爾大教堂」。總領天使聖彌格爾是伊甸園的守護者。 下午,參訪Ortona海邊古鎮,有聖多默遺體的「聖多默大教堂」。多默為耶穌的十二宗徒之一,曾要求親眼見到復活後的耶穌,並用手探入祂的釘孔。多默也是唯一到亞洲印度傳教的宗徒。 離開羅馬四天,日行百餘里,日換一酒店,日訪二、三座大教堂。 老實說,我們對酒店、教堂的印象都開始混淆了! 為了方便,我們的晚餐、早餐都是在酒店解決。但昨天才強記起來的樓房號碼、餐廳方位,記憶還來不及消除,第二天又被迫輸入了新房號、新方位的資料。 緊密走訪的大教堂,到此一遊,拍照留念。背景的大教堂,座座宏偉富麗,但建物與堂名還真是分辨不清呢。 倒是日行百里餘,一路的田莊綠野,令人心曠神怡,意大利的風光真美!休息站的下車尿尿,限時購物,也平添不少車行趣味。 九、三訪梵蒂岡 此行朝聖,12天中三訪梵蒂岡。 一訪梵蒂岡,在IVE Meeting 期間,全體會員彌撒於聖伯多祿大殿,在方尖碑廣場空拍集體照。 二訪梵蒂岡,在朝聖意大利中部教堂後,初回羅馬城。張神父希望親見坐馬車繞行廣場的方濟各教宗。我們緊跟著張神父的腳程,快步入廣場,但終竟是錯失一面之緣!為免教友太失望,張神父就地為教友們申辦教宗的「教友家庭降福狀」。 三訪梵蒂岡,在離開羅馬的前一天。再度彌撒於聖伯多祿大殿,再度遊目教堂的藝術之美。且參觀梵蒂岡博物館。 佔地不大的梵蒂岡博物館,只能向上發展,樓高數層,盡是文物的收藏品,石雕、壁畫……,屋屋物滿,人潮擦肩,擁擠的空間,讓警衛人員的臉色為之凝重。 午餐於羅馬城的聖品大街,聖物琳瑯滿目,應有盡有,但大家的行李箱實在裝不下了,只能挑挑聖品小物,聊表到此一遊。 十、Piano慢活羅馬 千年的羅馬,永遠的羅馬,擁抱宗教,擁抱藝術,意大利人以自信、優雅的生活態度,看夕陽,吹涼風……,慢慢地享受著日復一日的義大利麵。Piano,慢慢來! 那麼,我的朝聖精義,有了答案嗎? 教宗本篤十六世曾如此解釋:「朝聖指的是走出自我,期待與天主在祂所顯現的地方相遇。」 而我的經驗是:經由朝聖,讓自己更親近天主! (下)
-
庚子年談卡通中的鼠
「鼠為生肖首,春乃歲時先。」生肖為鼠的庚子年即將來臨,老鼠向以聰明靈活著稱,所以才能在十二生肖的競賽中拔得頭籌,在孩子們喜愛的卡通中,也有不少以老鼠為主角,陪伴孩子度過充滿歡樂和想像的童年,略舉如下: 一、溫文有禮的米老鼠 誕生於1928年的美國迪士尼卡通明星米老鼠,擁有兩隻又圓又大的黑色耳朵,常常穿著紅短褲、黃皮鞋,戴著白手套,臉上總是帶著爽朗的笑容,咯咯的笑聲帶給世人歡樂。他對待女朋友米妮相當溫柔體貼,對待愛犬布魯托也很有耐心,他喜歡打獵、閱讀和音樂,擅長跳社交舞,可以說是個溫文儒雅、彬彬有禮、開朗大方的小紳士。 二、機智靈巧的傑利鼠 在美國米高梅公司於1939年推出的動畫《湯姆貓與傑利鼠》中,傑利是一隻非常機靈的咖啡色老鼠,總是能巧妙地逃過天敵湯姆貓的追捕,免於慘遭果腹的命運。為了自衛,傑利鼠必須想出種種計策和陷阱來抵禦湯姆貓,但遇到湯姆貓有生命危險時,傑利鼠卻會盡棄前嫌地設法救助。湯姆貓和傑利鼠有時會化敵為友,他們曾互助合作地保護嬰兒,也曾在聖誕節分享禮物,可說是一對亦敵亦友的歡喜冤家。 三、不讓鬚眉的波波鼠 誕生於1990年英國露西卡森筆下的波波鼠,是一隻有著粉色耳朵、鬍鬚和尾巴的白色老鼠,她其實是個女孩子,只是喜歡穿褲裝、做中性打扮,以致許多人都以為她是男孩,只有在特殊場合,如生日派對時,她才會穿上漂亮的花花裙,展現出女孩美麗的一面。波波鼠非常能幹,不但擅長廚藝和園藝,還會開公車、火車和飛機,還曾擔任醫生和消防員,真是多才多藝呀! 四、很有個性的皮卡丘 日本知名動畫《精靈寶可夢》(或譯《神奇寶貝》)於1997年開播,其中黃色的電氣鼠皮卡丘,是一隻與眾不同的寶可夢,他非常不喜歡進入寶貝球,也不願意進化為「雷丘」,由於如此特立獨行,因此被一般訓練家視為桀傲不馴的不良寶可夢,但主角小智不但不勉強約束他,而且能接納他的獨特,因此能與皮卡丘建立真誠深厚的友誼,同甘苦、共患難地踏上神奇寶貝的冒險之旅。 五、充滿好奇的哈姆太郎 誕生於日本漫畫家何井律子筆下的哈姆太郎,其卡通於2000年在東京電視台開播。表面上,哈姆太郎是一隻黃金鼠,由一個小學五年級的女孩小露飼養,一輩子沒離開人類家庭中的寵物籠一步。其實在私底下,哈姆太郎經常趁主人不注意時溜出籠子,與其他的「哈姆好友」們玩耍,他們對世間萬物充滿好奇、勇於探索,曾經到海邊尋找寶藏、到彩虹王國冒險、前往哈姆迦王國拯救公主、勇闖不可思議的圖畫書高塔……生活中充滿了驚嘆號! 「鼠來寶,年年好」,老鼠既是如此聰慧敏捷的動物,相信在牠們的護持下,來年必是喜悅、平安、豐收的一年,在此祝願大家聰明如鼠、心有所「鼠」、如「鼠」家珍、眾望所「鼠」,新年快樂!
-
聖誕節的記憶
十二月的二十五日,一般人都會直覺想到是聖誕節,我卻牢記是行憲紀念日。童年時仍處戰地政務,民情相對保守,不時興過西洋的節日。那時商家營業時間短,晚上漆黑,電視又只有老三台,孩子們總是搶著遙控器,事實上轉來轉去,也只有那幾個選項。 兒時,在我的想像裡,該日有一過勞的老者,駝著背,駕著麋鹿,在雪國的風暴中哆嗦送貨。穿著醒目的腥紅外套,戴著帽子,忘記戴上口罩,只能以鬍鬚及濃眉擋住朝臉部侵來的雪花,在鼾聲中快遞郵件。金門不下雪,所以我知道老者絕不會駕著雪橇而來,只是夜裡狗吠四起,難免增添浪漫想像。 年紀稍長,知道此日對情人們是重要的時刻,因此我絕不會在此日呼朋引伴在外逗留,而是早早返家,在音樂聲中伏案記錄著日常點滴。等到初嘗愛情的滋味,沒了單身的灑脫,而是絞盡腦汁製造一些驚喜。 輕狂張揚的大學生活,曾經努力地想要抓住青春的尾聲,留下難忘的回憶,在某次聖誕節騎著老舊的機車至中部知名夜市朝聖,卻被人龍堵塞,舉步艱辛,只能左挪右移,又要避免與他人肢體接觸,搞得十分狼狽,一時間遊興全消,卻被困在中途,進退兩難。後來,遠方傳來悠揚的鐘聲,讓喧騰的街市寂靜下來,彷彿都得到舊時的滿足與感動。原本的心浮氣躁,沉澱了下來,與周遭的人互道聖誕快樂,雖然互不相識,卻親切的如同多年好友。 大學畢業後,過節的氣氛似乎變得薄弱,或許是被工作所羈絆了。平凡的如同日常,若非前頭百貨公司的人員扮成聖誕老人,我都快將此日遺忘。在車站,快閃的學生彈奏著吉他,似乎是在宣示此日的重要。孩童沿路發著糖果,想將快樂的氛圍傳染給每位匆匆的旅客。 這種熱鬧的日子,寂寞的人最易感到惆悵。初踏職場的那年,下了班在宿舍窩著,卻有同事來敲門,原來他們在廚房煮了一鍋美味豐盛的火鍋,邀我一同參與。當夜雖有寒流來襲,心裡卻是異常暖和。時至今日,依然互有往來,雖然大家紛紛離開該單位,分散在台灣各地,卻情誼長存。 聖誕節給了我許多甜美的記憶,浪漫而且溫馨。當日往往伴隨著逼人的寒氣,卻能感受滿滿的人情,一顆巧克力、一句祝福,又將人從寒冬中拉離,盼望著初春的到來。
-
【小說連載】 老枝伯仔
老枝伯仔伸手摸摸孫子的額頭,發燒似乎退了許多,趕緊說:「我們找一天再去看看,希望我們看到的是小鳥,而不是空空的鳥窩。你乖乖睡覺,阿公天亮就帶你去看醫生。」 「看醫生,我又沒有生病,為什麼要看醫生?」小孫子以微弱的聲音說。 「你剛才發燒,嚇了阿公滿頭大汗。」老枝伯仔心有餘悸地說。 阿信摸摸自己的額頭說:「阿公,我沒有發燒啦,只是口渴。我還要再喝水。」 老枝伯仔又端來剛才喝剩的半碗開水,然後把他扶起,孫子接過後,又咕嚕咕嚕一口氣把它喝完,而後並沒有再躺下,精神也在驟然間好起來了。難道是婆仔的拌時起了作用?受到金花婆姊的保佑?還是流流汗、喝喝水,就自然退燒?老枝伯仔始終思索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阿公,鵏丟仔的鳥蛋,如果真的被蛇吃掉要怎麼辦?」小孫子擔心地問。 「過一段時間牠還會再下蛋,我們不必替牠擔心。」老枝伯仔安慰他說。(二○八)
-
耶誕節,說朝聖羅馬
2019年,國際性的「天主教道生會」在羅馬舉辦第一屆大家庭聚會。號稱參與者58國,神職人員200多名,平信徒1000多人。臺灣、金門23人合組一團前往,其中,金門小團有6人。 一、班機Deley下的得失 既定的機票,搭香港國泰航空於7月30日21:30分赴香港,再轉機31日12:40分的航班直抵羅馬。 沒想到飛香港的班機嚴重deley2小時,我們勢必無法銜接上12:40分的赴羅馬班機。大伙的心情頓時跌盪下來。 為了安撫乘客的情緒,國泰航空馬上在候機室提供無限量的餅乾、茶、咖啡、水。幾經洽商,航空公司應允安排我們入境香港24小時,改搭隔日同班次的班機。深夜2點左右到了香港機場,才知道我們被安排住進五星級的「富泰機場酒店」,且由酒店免費供應三餐。 舒適的酒店住房,讓人忘了身邊沒有行李(已托運)的不便,自助型的早餐、午餐,擺宴數十道料理,色色精美,滿漢全席,中西兼備,更讓人大大體會到香港美食王國的魅力,人人直呼「水足、菜飽、冰品爽!」 把握入境香港的24小時,香港籍的臺灣張神父精心為我們策畫半日的香港之旅。分別以地鐵、交通車先到市中心的「聖瑪加利教堂」彌撒,然後以步行方式逛了百貨大街,再登高看香港夜景。 若不是班機deley,我們不可能入住富豪機場酒店,也沒機會逛香港大街……,雖然,羅馬的行程少了一天,錯過了大會的開幕彌撒,但這樣的deley,是得?是失?還真教人無從計較呢。 二、被手機綁架的人 在候機室等飛機,我特別注意到人和手機的關係。幾乎是人手一機,大家都在埋頭滑手機。 到底在忙看什麼啊?我旁觀無解。 後來,班機deley,領隊張神父要我們先從手機上網填寫香港出入境資料。這一來,查手機的頭埋得更深了,而且滑手機的效率和年齡成反比,年長者再怎麼努力,就是沒有年輕人的高效率。 眾人皆忙我獨閒。在大家忙手機、傳資料的氛圍裡,沒使用手機者似乎落了單。 候機室裡,有人為手機充電,飛機上,許多人為手機充電,住進酒店,更多人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為手機充電。 住進富泰機場酒店,房房相隔,張神父完全靠手機裡的群組來通知集合的時間、地點。且因為line的方便性,時、地可以隨時改變,因此,沒有手機還真的無法跟上團隊的節奏。 出門旅行,我是「靠夫跟班族」,只抓住一要點:人不要跟丟了。我因充電器放在托運中的行李箱,故手機一天一夜未充電,為了省電,手機只看時間,不看line,但一天一夜下來,耗電量還是低至0度,甚至自動關了機。這時,出門萬事俱備的先生拿出電池充電器,才算勉強救回了我用手機看時間的基本功能。 唉!一聲長歎……。 我們都是被手機綁架的人了,不論身在何處,最離不開身邊的竟然不是人而是手機! 三、朝聖羅馬 羅馬、梵蒂岡12天,神父領隊,修女陪行,我一開始即定調此行為「朝聖之旅」。 那麼,朝聖與觀光的差異在那裡?我如何掌握朝聖的精義? 旅行,充滿了變動的行程,我如何從多變的行程裡,分辨出生活上的必要與想要? 長途旅行,想帶出門與帶回家的東西太多,行李箱總是不夠大;但太大的行李箱必然造成行程中的負擔,取捨之間,如何拿捏? 總之,我想籍著此趟朝聖之旅,學習抓出生活中輕、急、緩、重的節奏。 由香港飛羅馬,長達12小時的飛行,臺灣與羅馬時差6小時,密閉的機艙,不知日夜,我把它單純地視為12小時的長夜,除了吃,能睡是最好的。 12小時的坐臥,期間無可避免的是起來上上廁所、伸伸腿。全機艙的乘客大吃泡麵、東倒西歪、擁被而眠……的情景,令我憶起1980年代往返臺金登陸艇的不愉快經驗。 四、IVE Meeting 四天三夜 IVE,西班牙文「道生會」的縮寫。因為班機deley,我們到達羅馬市郊IVE Meeting 會場「兄弟之家」(FretenaDomus)時,已是會議的第二天下午,因此,我們在此會場只生活了四天三夜。 大會活動日日有彌撒、玫瑰經、主題會議……,有各種語言的神父為來自四方的信徒辦告解、有各國的助興表演……等等。 儘管語言不同,但全世界的天主教彌撒禮儀卻是大同小異。因此,每個人都很容易了解儀式的意義,從幽雅的聖詠,從虔敬的聖事,自然地領受到天主無所不在的祝福。較特殊的是,首次見識了烏克蘭東正教的拜占庭彌撒禮儀。 天主恩賜的日用食糧,包括了精神和物質。但對我們平信徒來說,飽肚安身的食宿似乎比禮堂的靈糧來得重要。 兩天四餐吃下來,我們已對意大利食物有了基本的認識:早餐自助,有烤麵包、餅乾、穀物、牛奶、咖啡、水……;午餐、晚餐由廚房供應三道菜,基本上,第一道是烤麵包、義大利麵,第二道是肉排、馬鈴薯,第三道是甜點、水果。竟然沒有青菜! 連吃兩天後,供餐區多了位志工老婆婆的「素食小攤位」,她提供少量的米飯、青菜。聽說,是亞洲的平信徒受不了餐餐麵包、義大利麵了。 由教會經營的「兄弟之家」依山建築,坡地廣大,除了住宿,更有大聖堂、大會議廳、大餐廳……。樓房設備簡樸,沒有現代化的電視、電風扇、冷氣、冰箱……,中央空調只限晚上用。第一晚,我們悶熱難眠。隔天一早,研究半天,才恍然發現木窗可以打開,沒有紗窗的窗戶,涼風還習習呢。 幾場的主題演講聽下來,我們了解到:「文化福音化」是道生會的會旨之一。在價值紛亂的世代裡,道生會全力捍衛傳統家庭和尊重生命的價值觀。因此,除了神職人員外,道生會積極推動第三會的平信徒組織。期待平信徒們能以福音的精神去執行世俗的工作,從常民生活中反映出信、望、愛三德,期待平信徒與神職人員同為聖化世界而努力。 活動的第四天,朝聖梵蒂岡,在「聖伯多祿聖殿」舉行彌撒大禮。歌詠團獻唱由會士編寫的〈永恆的羅馬〉。莊嚴雄偉的聖伯多祿大殿,是歷任教宗的安息地,教堂內石雕精美,壁畫豐富,呈現了宗教與藝術的高度結合。 彌撒結束,千餘會友齊聚方尖碑廣場拍攝全體大合照。眾國歌呼,萬旗飄揚,久久不息。空拍機騰空而起,更將數日來的Meeting活動帶入最高潮。輸人不輸陣,為了突顯臺灣的存在,臺灣團的年輕隊友奮力爬上矮柱,高高揚起大面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 第五天,最後的一檯閉幕彌撒,聖堂爆滿。除了原有的會員外,聖堂內外新增了不少聞訊而來的當地信眾,他們扶老攜幼,全家出動。彌撒中,長者虔敬跪地,幼者怡然張望,那情景,宛如金門正月初九「天公生」朝聖太武山海印寺! 五、Bagnoregio天空之城、聖文德教堂 IVE Meeting圓滿閉幕後,臺灣、香港二神父合帶二團隊50多人,繼續四天的意大利中部朝聖之旅。 離開Meeting地「兄弟之家」,前往Bagnoregio古鎮,一路的農莊田園,是金門綠色隧道的巨大版。 Bagnoregio古鎮,以中世紀的「天空之城」建築群和「聖文德神學家故鄉」而成觀光勝地。 2500年前,「天空之城」建築在一座火成岩上,陡峭的地形讓它和外界自然隔絕。山嵐升起,雲霧繚繞,遠望,建物縹緲如在天空。傳說,日本宮崎駿動畫家風靡老少的《天空之城》,其靈感即源自於此呢。 聖文德是十三世紀義大利的神學家,因品德、學養兼備,被後代教宗尊為聖人、聖師。成長於Bagnoregio小鎮的聖文德,自幼多病、勤學,20歲時獻身方濟各會,後來在巴黎大學教授神學,曾任第七任方濟各會總會長。 Bagnoregio古鎮位於山坡地,外地的車子不能上山,故街上人、車不多,生活步調安緩。古老的聖文德教堂,堂內供奉著聖文德的手臂。顯然,歲月流動,但數百年來,小鎮以聖文德為榮,聖文德的神靈亦一直以小鎮為安身處。 離開羅馬的第一晚,住宿Best Western 酒店。華人女地陪事先叮嚀,意大利人最喜歡講Piano,什麼事都慢慢來,你千萬不要催他,越催他越慢,因為他還要放下手邊的工作,跟你解釋他為什麼快不來。 晚餐的經典義大利燉飯,米心介於爛與不爛之間,數位團友馬上反映:「米心未煮熟。」後經大廚得意的推介,我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道經典燉飯講究的就是「米心有點爛,又不會太爛」。(上)
-
逛逛傳統市場
許久沒有悠悠閒閒的逛菜市場了,終於難得的假日,似乎又是逛菜市場的好時機了。 我雖然不會煮菜,但是傳統市場一直與我有不解之緣,難以割捨之情。小時候,傳統的菜市場就在住家附近,所以街坊鄰居,伯母大嬸,同學玩伴們都會在市場附近出現,所以早就習慣了聽清晨進貨時的吵雜聲,白天攤販們的吆喝聲,小吃攤洗碗切菜的鏗鏘聲,那種熱鬧人氣的感覺,七嘴八舌的喧鬧,至今仍歷歷在目,難以忘懷。 傳統市場裡有最當季的新鮮食材,最暖心的人情交流,最接地氣的風土民情,最新奇的挖寶行程,尤其是遇到明明就不認識,但傳統市場裡的老闆仍然熱絡的招呼著:「美女」「小姐」,聲聲呼喚,所以心情很好就花個100元,如果遇到個更識貨的老闆叫我:「妹仔」,那就花個200元,反正,逛菜市場就是逛「奇檬子」的,逛一逛就能讓人心情大好的地方。 後來結了婚搬進市區,只有難得的假日,才能到菜市場晃晃,外子常疑惑的問我:「你又不煮菜也不常買東西,為什麼不到有冷氣的超級市場或有品牌的百貨公司逛逛就好,偏偏要到熱烘烘又人擠人的菜市場去?」我回答他:「跟我去一趟就知道了!」一走進菜市場,馬上就有菜販吆喝著:「好久不見啊!今天要不要青菜,阿姨今天多一把給你。」旁邊肉販:「大美女,要不要排骨?」雞販:「怎麼那麼久沒來?別忘了今天冬至要進補喔!幫你選隻雞如何?」外子一臉好奇著:「怎麼你都認識嗎?」走進水果攤商前,老闆馬上趨前切了塊芭樂請老公吃,閒聊之下,竟像許久不見的老朋友似的聊了起來,我想,他應該懂了。 上傳統市場本來就是要感染熱鬧的人氣,體會人情的溫暖,同時發現新奇的事物,了解潮流的脈動,更深入了解市場景氣的蕭條與繁榮,看著人們日夜努力的身影,世代傳承的堅持,善良人性的溫暖,而且在逛市場的同時,在人群中自然就可以知道現在社會的脈動,人民最真實的心聲與生活,而不是透過冷冰冰的電視機或是層層商品的包裝,完全不知道事實的真相與商品的真偽,菜市場是最真實的呈現,最實在的體驗,也是最真感情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