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後現代情境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546
字型大小:

我們往往會說,人類的社會已經進入了後現代的情境(post-modernism condition),究竟什麼是後現代呢?根據美國學者安德生(Perry Anderson)《後現代性的起源》(The Origins of Postmodernity)一書的說法,後現代一詞是最早出現於西班牙文壇,而詹明信(Federic Jameson)認為後現代是從一九六○年代前後開始的。後現代當然是接續現代而來,但兩者並非可以截然劃分,而是參差並進。當西方的資本主義發展到高峰,現代主義作為對資本和商品社會的反撥也就出現了。而二十世紀後半期以來,則是所謂的晚期資本主義和後現代的社會,這時候的資本主義逐漸的跨國化、國際化,乃至全球化(globalization),表現為全球金融商品的流通,資本成為一種象徵符號、電腦網路及鍵盤上的數字、金錢遊戲的籌碼。

另方面,媒體也控制了人類的生活,電視、電影、網路的普及使人類生活全面視覺化,而這些影音所表現出來的形象卻是模擬的假相,也就是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謂的擬仿(simulacrum),這種擬仿的假相在現代人生活中成了真相,例如,電視劇中的情愛、網路虛擬的情愛取代了人們在生活中認知的情愛。

後現代社會的另一個情境就是消費主義,任何東西皆可以是商品,知識、性、藝術品、文學無不如此,於是現代主義所強調的高級文化或菁英文化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現代主義美學講究雄渾崇高,追求形式的完美,後現代主義則認為形式完美難求,重要的是創作的過程。但由於後現代主義已不相信個體的獨創性,因此,一切文學、藝術作品都是拼貼(collage)而來,都是複製品(replica),作品充滿了文本互涉(inter-text),任何作家皆沿襲其他作家、作品,文學的閱讀和文化活動也僅僅是消費行為。知識在現代主義那裡具有啟蒙的功能,進而影響社會,後現代則反是,在這樣的時代裡,知識也只是商品,知識分子並無力影響或改變社會。

文學在現代主義那裡是要表現人生的真實,至少是人物心理上的真實,但後現代理論認為,所謂的真實(reality),只不過是文字敘述力量所構成的,是人為的建構,是語言或論說所建立的幻境而已。因此,書寫變成一種文字遊戲,以破碎的語言和情節來表現人存在的支離情境。人對現實和外物的感知都是記憶或知覺選擇的結果,因而是局部的,片面的,因此,文學的書寫也就放棄了它企圖掌握人生真相或啟蒙人生的崇高目標,轉而為零碎經驗的拼貼。

台灣的社會不能自外於全球化,當然也不能自外於後現代情境,在文學上,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小說家訴諸於瑣碎美學(aesthetics of detail),訴諸於書寫中的文字遊戲,張大春、黃碧雲、駱以軍、鍾文音不過是其中較為人熟知的佼佼者。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