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受福份
黃昏時,我暫停手上的設計稿件,趕在下班車潮之前,驅車前往天母的榮總加護病房探視父親。已經持續了三個禮拜,每天循例的時間、固定的車行路線,為的是在短暫的一個鐘頭探視時間裡,為昏睡中的父親擦擦臉、按摩筋絡,也在耳際為他加油打氣,鼓勵他要忍耐疼痛,衝破這一道難關,以便儘早可以離開病榻,回到我們溫暖的家鄉。我可以感覺他的意識其實清楚,雖然大部分時間他始終閉目休眠,但我看見他緊閉的眼皮底下,鼓碌碌轉動的眼珠子。當我轉達有多少關心他的親戚、家鄉的老朋友每天都打電話來問候,探聽進展時,父親的眼眶就溢擠出一滴清澈的淚滴。
主治醫師神采奕奕,每回巡視病床,都告訴我們他樂觀看待父親的狀況,除了老先生年歲較高,其餘包括手術後的種種醫學觀測數據及父親的肢體活動狀況,他都抱持樂觀態度,他要我們也放心,不會再有惡化的可能,只要耐心慢慢等待,會有好的進展。
在等待探視的空檔裡,母親平心靜氣的回想整個事件的過程,她告訴我:你父親算是善受福份的;從掉落溪溝裡的那一刻,還好有厝邊老友警覺,即刻通報,然後驚動了村子裡的左鄰右舍,開動怪手把昏迷不醒的父親小心救了上來,緊急送進了署立金門醫院。包含你姊姊的老同學、老同事、在醫院服務的炳義堂嫂、古寧頭表哥表嫂、世聰表哥等人獲知消息,都即刻趕來醫院幫忙照料,才能急診獲救。再有政府的功德,專程用直升機把他運送台北,以及陳立委助理全程幫忙急診手續,總算搶回了這條老命……。
我也深信,父親終究是善念福氣的人,歷經了這一次劫難,讓我們兄弟姊妹得以體認到年邁雙親的事實。沒有子女在旁依恃的孤單,儘管兩老從來就堅持不需要我們操心,只交代各自照料好自己的家庭,不讓他們煩心就好。父親一直在我印象裡就是嚴謹律己、不苟言笑。十六歲離鄉之前,父親的形影是沈默穩健、踏實慎言。直到姪子、姪女、女兒相繼出生,從父親和孫字輩相處的童心童趣,我才發現父親嚴峻的外表下,其實老少咸宜,他懷持著一顆熱忱、憨厚、喜樂、善良的心。我兩個新世代的女兒儘管和阿公相處時間極少,但她們顯然也接受金門阿公的鄉土式幽默,阿公用他獨特的老芋仔加金門腔調的國語,常逗得女兒們開懷大笑。我夾雜在上下兩代之間,有些黯然神傷,但也從他們的歡鬧氣息中感染到欣慰。和父親之間缺乏的那份親暱與言語的溝通,一直到步入中年,身為人父,我才稍感釋懷,對於父親,我是一直都是敬畏的。
父親發生意外的消息傳開,每日我接受來自金門老家鄉親、台金兩地親戚朋友們關懷慰問的電話,重複細述父親每日的病況進展。除了醫師的樂觀看待,我始終覺得父親彷彿無意掙脫眼前的困境,呼吸管、餵食管、血壓計、導尿管、佔據了他與現實的渠道,以父親剛耿的直性子,這些都不是他所能容忍的窘境吧,所以他緊閉雙眼,抗拒所有關懷的呼喚與溝通……。
母親有時難免著急,她說父親醒來的時候,一定要狠狠地罵他一頓,為何無端摔這麼一跤,讓兒女姪孫輩每天往返醫院,操煩無盡。想起事發那時,母親在電話彼端的驚慌失措,我們除了著急父親的病情,更擔心失了魂的母親如何承受這突然的打擊?一直到親眼目睹救護車上一路相伴父親輾轉奔波抵台的母親的那一霎那,才放下一顆懸盪的心,辛苦了!老媽。
鳳凰颱風來襲的週日,大夥都聽從前晚探視父親時,加護病房護士小姐的勸告:颱風天就別再專程趕來探視,這裡有完善細心的照料,你們都放心待在家裡,別發生任何意外,有任何狀況我們會電話通知家屬……。我是在沈甸甸的午後時刻,趁著驟雨停歇的片刻清理陽台上狼藉的花花草草,母親來電告訴我,剛接獲醫院通知,父親已經順利摘下呼吸管,完成階段性的自主呼吸,而且清清楚楚的回答護士提問:我叫翁明貴,我從金門來的……隨後且進食了醫院準備的流質食物,一切都如醫師的判斷,順利恢復中。
我難耐興奮,我知道父親一直都清醒著,他只是在經歷過漫長艱苦的大半生之後,深沈一覺,深深深深地稍作停歇。既然歷練已經過,他終於睜開疲憊的眼皮,回到現實的世界。再者,托付著眾人的祈福與祝禱,我想父親必然不願讓大夥失望神傷,我們每日貼近耳際告訴他,家鄉的鄰居老友都在電話中探聽問候,問父親哪天才要回去老厝間打下午班的四色牌?看來,他也迫不及待地準備要踏上回家鄉的土地囉。
福份是父親心存善念的福報,父親在加護病房期間來自各方的關懷與探視,讓我們感恩而慚愧。每一份關懷與善意我們都銘記在心,所有的祝福,願父親善受體念,並祈望父親勇敢堅毅的邁出康復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