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天﹐賞樂思鄉﹗
金門是福地,颱風都遠離;若無好政績,如何對得起。7月17日,週四颱風夜,趕赴台北國家音樂廳聆聽「蕭白鏞與簪纓戀戀浯水情」國樂演奏會,兩個小時的精彩演出,依然令人動容。想我浯島子弟能有如此佳績,再度登臨國際級審核嚴格超水準的場地演出,實在不容小覷。在廳外卡玫基風雨交加聲中,廳內卻是絃管樂音繚繞不絕,不盡令人思想起家鄉種種情愫,容稟下述。
〔一〕演奏會場秩序:同月7日,週一夜,首次到家鄉文化局聆聽「就在金門」國樂演奏會,主要演出者是家鄉培育的六位已在台灣重要音樂系深造的少女,她們是:顏蔚∕台北巿立教育大學大三,主?二胡;莊嫚婷∕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大二,主?竹笛;王維剛∕台北巿立教育大學大二,主?二胡;呂湘惠∕淡江大學經濟系大二,主?琵琶;張鳳宜∕台北巿立教育大學大一,主?二胡;許彤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大一,主?竹笛。再配上鋼琴、揚琴、手鼓及金門青少年國樂團兩個小時的精緻演出,的確是暑期中家鄉不可多得的藝文活動,也是她們自小習藝後,在鄉親面前的重要成果展現。
可惜的是場內少數鄉親欠缺觀賞禮儀,大人竊竊私語、小孩亂叫亂跳吃食、演奏中隨意進出,種種不安於座的粗鄙舉動,惹得指揮黃光佑老師在中場休息時,拜託大家多安靜,好好地欣賞家鄉子弟的用心成績。這就如同去年(2007年) 7月14日,週末夜,林懷民帶著「雲門舞集」到北京保利劇院演出《水月》,剛演出不到兩分鐘就發現有人不斷拍照,氣得他下令把幕拉上,再重新演出。這是對演出者及其他觀賞者的尊重態度,劇場的觀賞禮儀是要安靜,不能有外物去干擾雙方的演出與觀賞。
雖然家鄉文教單位要推廣藝文活動及免費觀賞,但鄉親的家教、觀賞禮儀及劇場管理都有待加強,不能像在歌廳或康樂隊、野台戲,任令走動叫囂,否則性情不得陶冶,反而學得惡習,這就得不償失,也難怪要靜心欣賞者會中場離席或下次裹足不前。加油吧!
〔二〕團隊合作默契:任何一種團體演奏會更比獨奏會困難數百倍,樂手一百多人,各司不同樂器二、三十種,一首曲目十幾分鐘,何時敲、打、吹、奏,何時節拍輕重、長短、音量強弱,何時齊奏、合奏,都不能稍有差錯,如有不慎,行家一聽便知。平時個別單曲熟練,統合時要按步就班配合整體勤練,才能展現完整全貌,除了首席樂手偶有片短的獨奏外,全體團員不能偷機耍酷爭風頭。這種團隊的默契也好比政府施政的政績,任何一個公部門平時就要上緊發條做好份內工作,年底總結成績便可看出全年施政的成果,百姓繳稅養活公務員,就是要他們為百姓做事解?困難,不能尸位強佔只吃不幹,那樣就辜負了人民,還敢自稱「公僕」嗎?
身為指揮者和管理者對各個團員的相處,要有:(1)熟悉專業程度,(2)掌握練習進度,(3)要求演出熟度,(4)調整和諧態度,(5)制訂紀律強度,(6)培養愛團熱度,如此的團隊不成功都難。想一想,那我們的公部門如何?加油吧!
〔三〕績優獎勵辦法:金門家鄉近十年來,音樂相關活動不少,組織音樂相關團隊也不少,國樂團、管樂團、絃樂團、鼓吹團、合唱團、南管團、車?陣或各種戲團等等,這在推廣藝文活動的工作上,算是足堪告慰。但是如果各個團隊都只是要以團員的自我熱忱奉獻去經營,而沒有外界或公部門的大力援助,那麼也維持不久。即便是全國最夯的「雲門舞集」每年都有文建會的數千萬元補助及企業界大筆金額贊助,再加上門票收入,林懷民還是年年喊窮,還是捉襟見肘,大力呼籲需要外界更多的奧援。
再看看我們家鄉當地,除了公部門及金酒公司外,再也找不到那個大企業有能力來贊助。平時的一些申請補助款,雖然小有幫助,但外出赴台比賽或正式演出,所費不貲。因此,公部門應該參考「體委會中正體育獎章」、「教育部鼓勵學生參加藝術與設計類國際競賽獎勵要點」等等辦法,設置類似「金門縣籍居民、團隊參加全國、國際競賽獎勵要點」,以推廣金門在各領域及各地能見度,以達到文化、觀光、才藝等等傲人成果。否則讓優秀人才自生自滅,不但公部門丟臉,金酒公司也枉費上繳數十億稅金,卻任令家鄉子弟望洋興嘆,空有一身才藝無法上台一搏。有好的成果,得到外界肯定,這些就是「金門之光」。比拿大把銀子到處捐輸實在多了,懂嗎?加油吧!
颱風又來了,剛送走一朵「卡玫基」,又迎來一隻「鳳凰」。但是家鄉真的是福地,君見否?台灣年年月月各地淹大水、土石流、路坍橋斷、屋倒人亡,各個公部門累得像龜孫子,一個頭兩個大,停止上班上課,但我們金門卻勇敢地照常上班上課,你說金門是不是好福地?只要公部門和金酒公司多關照家鄉子弟,天堂我們都不想去。打氣!打氣!趕快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