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成回憶
記憶,總是隨著時間沉澱,來到心靈深處,有時,它會突然不期而遇的浮上心頭,或許是會心一笑的快樂往事,或許是驚心動魄的痛苦經驗,總之,記憶時時刻刻,留在心的深處。
人們總是喜歡美好記憶,而逃避那些不願回憶的記憶,反過來說,自己是否也曾成為別人不想回憶的某段記憶呢?最近,我常常在想,什麼時候自己也曾快嘴說錯話而刺傷了別人的心靈,或者,曾經做錯事而成為別人內心的痛?
當自己受到別人有意無意的言論而受傷時,我常常會這樣反省著。
紛紛擾擾的現實社會,人多口雜的現象難免,太多的猜忌懷疑,只會換來更多的不信任,多年的友誼,也許一夕之間就瓦解了,何況是短暫期間的相聚呢?都會城市地狹人稠,難道心眼就會比開闊的城鄉人窄小嗎?
與其浪費心思去討論這個原因,還不如每天臨睡前,想想自己一整天的言行舉止,古人言:「吾日三省吾身。」這絕不是老掉牙的老生常談,反而是現代人處身立言之道,在自己週遭處世,如能謹言慎行,相信必能免除小人等不必要的困擾了。
在人生旅程上,朋友、同學,都是一塊不可或缺的資源,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不愉快,而放棄了這一些珍貴的情誼,除了家人親友,友情的記憶,也是人生路上另一份值得回憶的記憶。
五月,放棄了研究所的考試,難免有些悵然若失的遺憾,一方面,卻又感到如釋重負的輕鬆,終於可以自由自在快快樂樂的畫畫了。
三年學分,二年學業,在台藝大的這些日子,真的有著如夢的感覺,做夢也想不到有這麼一天,在藝術殿堂裡,親手領到這一份沉壘壘的畢業證書,不管它對自己的將來是不是真的用得著,總是圓了多年來的遺憾和夢想,一紙之隔,究竟有多少的差異,專業和非專業之間,又是該如何認定?熬了五年的學院派,在繪畫旅程上又有什麼樣的變異呢?期待看到自己的一變,在多年後,也能得到自己和旁人的肯定,但重要的倒不是變不變,而是自己真正學到了什麼?體悟了什麼?成長了多少?
六月,辦了第二場畢業展,才真正感到即將被逐出校園的感覺,老是慢半拍的情緒,反應了適時的喜悅,些微的不捨,擋不住太多的期待,在作品集的留言板,我寫下自己深深的感觸:「人生或許不能盡如人意,也需包容忍耐,方有真正圓滿,對我來說,畢業不是一個句點,而是嶄新的開始,之後,我將繼續反芻這份專業的美術資源,化為自己的創作養份,讓它發揮最大的藝術效能,繼續努力,方為真正的滿足。」在上台代表致詞時,也表示了自己的想法:「新觀念、新視野,才能開展自己的創作新面貌,為社會國家盡一份心力……」
夏暑,一場午後雷陣雨,打斷了校內洶湧的人潮,學校這最後一場畢業展,只剩兩天就要落幕了,嗅得出即將歇息的味道,在學校最後一週有放暑假的感覺,慵慵懶懶的氣息,讓學校都放慢了腳步,即將離開校園的我們,拚完這一場,今年的暑假,將成為告別台藝大永遠的長假。
回首週遭,自己是否不捨,相信自己也很難理解自己的矛盾,酸酸甜甜的心緒,究竟是依戀還是痛快的告別──這老學生的身份呢?很難為自己下一個定論,也許哪一天想不開,又跑進哪一個研究所去當個老學生也說不定?
閒散的午後,稀落的人群,三三兩兩的進出這午後的展場,在值班中,看著書,偶而繞個全場巡視一番,就怕大家的精心傑作有所閃失,那可就很難對同學們交代了,畢竟奮鬥了幾年,才有這樣的成果展現在此刻,對他們來說,也許這輩子唯一的所有,就是在學校這幾年來的創作了,離開學校,能夠繼續創作持續不斷的人恐怕不多了,藝術,終究不能拿來當飯吃的。
告別學生身份之後,自己終將回到原點,繼續自己的創作之路,十月的展覽也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把一切拋在腦後,勇往直前。
今日往前行才有將來,今日往後看終成回憶,在前瞻與回首之際,總要有所選擇,才能決定自己的腳步和眼光,必須落在哪個方向?
終成回憶的,恐怕不是這如夢的學校生涯,而是自己想要告一段落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