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知識經濟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937
字型大小:

知識是人類生活經驗的累積,一般說來,知識具有三種特性:一、非敵對性:知識作為一種公器,我的獲取並不妨害他人之習得,因此知識屬於公共財;二、非排他性:知識一旦公諸於世,每個人皆可取得應用,如果創新的知識完全沒有受到保護,則會影響人們創新的意願,因此各國皆有專利權或智慧財產權等相關法令保護知識的創新;三、等比級數的創新:知識越豐富,創新的速度與能力越快越強,個人與社會皆然,以科技知識而言,人類在十九世紀是每五十年增加一倍,二十世紀中期是每十年增加一倍,到二十世紀末則是三到五年倍增。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發展組織(OECD)的分類,知識可大別為四類:一、事實的知識(Know-what),如醫師對治療疾病新藥、新技術的掌握;二、理論法則的知識(Know-why),如醫師對藥物治療疾病原理的了解,了解這些原理才能進一步探求新的知識,這些知識常掌握在科學家、學術研究人員、專業人員手中;三、技能知識(Know-how),擁有這類知識才能從事某種技能,如電腦工程師的專業技術等;四、人際知識(Know-who),對專業人士才了解的一種知識,在高度分工的社會,我們需要知道那些人可以解決某一類的問題,如誰是愛滋病的權威?誰對保險法令最專業等。
人類社會走到資本主義全球化的階段之後,知識和工商的生產活動做了最緊密的結合,知識也因此商品化。知識的商品化,不僅在於知識有價,更在於知識是推動生產的關鍵,於是知識經濟成了二十世紀末最當令的學術語言。
何謂知識經濟?所謂知識經濟就是直接建立在知識及資訊的創發、擴散、應用之上經濟,在此經濟體系中,創造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與效率,凌駕於土地、資金等傳統生產要素之上,成為支持經濟發展的動力。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美國所謂的新經濟各種指標皆宣告國際社會已進入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經濟也和全球化的趨勢互相影響,彼此鞏固。全球化促使先進國家重新思索發展方向與定位,推動了知識經濟的走向,而知識透過網路的流通與擴散,也激化了全球化的競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