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為兩岸和平發展創造和諧環境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1,053
字型大小:

前一陣子,民進黨創黨元老級人物許榮淑與前農委會主委范振宗到湖南長沙參加兩岸論壇,遭民進黨中央停權三年,再追加除名(即開除黨籍)重處;外界批評該黨處分標準錯亂、柿子挑軟的吃。對於民進黨人質疑他們被中共統戰,許榮淑說:「要不要被統戰是個人選擇,我去這麼多次了,難道真的被統戰了嗎?」范振宗也說:「我統戰他,還是他統戰我,現在還不知道。」顯見綠營政治人物對於中共統戰之認知意見分歧,因而陷於進退失據窘境。
統戰,對台灣民眾來說早就耳熟能詳的名詞。兩蔣時期,對中共統戰之定義或解讀,採取的是國共鬥爭經驗和敵我矛盾的角度,認為統戰是中共「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策略手段,將之納入反共教育、堅定反共立場之範疇,更是「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的理論基礎和政策支撐。民進黨現在領導層人物,大多走過那個漢賊不兩立的年代,如今恐共、反共如昔,顯見國民黨反共教育之成效,兩蔣如果地下有知,應深慶反共志業後繼有人。
統戰,是「統一戰線」的簡稱,就中共方面來說,它是為了達成其政治目標所採團結自己、擴大同盟力量的政治策略,具有正面和積極作用的政治原則。毛澤東於1939年10月,在「共產黨人」發刊詞,論述新民主主義理論時,指出「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個法寶。」實際例子就是兩次「國共合作」都讓共產黨因而成長壯大。如今,中共領導人胡錦濤要「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質上則是中共現階段對台統戰的最高指導原則。
按照民進黨現在的反共立場及對中共統戰的解讀方式,中共目前對台各個層面的工作項目,釋出善意或惠台政策,都被視為統戰,例如自去年夏天以來,陸客團、三通直航、採購團、世界佛教論壇、海峽論壇、兩岸經貿論壇等等活動,以及兩岸要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他們就認為是中共促統的統戰詭計,於是乎逢共必反,反到如今進退失據,卻端不出一個可以向台灣人民清楚交代的大陸政策論述。 中共現在雖然不開口閉口「祖國統一」的論調,惟其對台工作的政治目標始終如一。眼前兩岸交往熱絡,他們以積極的統戰策略,亟思建構一個兩岸走向統一的政治架構,台灣朝野人士應該共同關注、謀求共識,以超越統獨的新思維,在務實推動兩岸交流和經濟合作之同時,必須顧及台灣的主體性和捍衛中華民國主權的原則與立場,為兩岸中華子民的長遠利益,創造和平發展的和諧環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