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歷史與私我交響──蔡素芬的《燭光盛宴》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882
字型大小:

 「潮溼鹹蝕的海風晃漾船身,泊珍的手臂緊緊抱著暈船嘔吐的澄明,在黎光漸明之際,懷裡的孩子沉沉睡去,一弧陸地的影子浮在水面,歷經三夜的航駛,撤退的終點浮在黎明的水色間。擁擠的船艙流取食物、嘔吐物、體液交混的餿騷氣味,許多人站起來看曙光下的陸地,引動那股令人昏沉的氣味。泊珍也抱著孩子站起來,陸地,陸地,蒼灰色的弧線彷如蓊鬱的山林,林上浮著一抹淡淡的紫紅,三天前上岸碼頭的慌亂,一下被這蒼灰與紫紅給回歸平靜了。」
──蔡素芬《燭光盛宴》(2009,九歌出版)
 妳的《燭光盛宴》版權頁打著「2009年10月10日初版」,等不及相贈,芭瑪颱風緩慢移動、失落月色的中秋夜,我已在誠品買下它,也同時購藏王鼎鈞的《文學江湖》、高行健的《論創作》。在《自由副刊》已長篇小說節錄連載了十六天,我並不急著探妳的「完整版」,我先看高行健的《論創作》,「文學通往真實的路建立在感性的經驗上,作家靠經驗的記憶,通過想像,重新喚起具體的感受,作為座標,從而進入未曾親身經驗過的領域」。
就是妳了,蔡素芬。
一九九八年底,距離妳的《鹽田兒女》長篇小說出版、暢銷已五年,妳應文建會「文學到校園系列演講」的邀請,來到金門,在金門高中作「文學的鄉土關懷」; 人在北美浪遊,無緣聽到妳的演講,我是透過《中央日報》副刊的紀錄整理,才發現到妳兩度談起我,關於在戒嚴時期辦《金門報導》社區報和投入報導文學創作的故事。妳也叮嚀起島鄉遠離砲火成長中的新世代,「美國作家瑪格麗特‧米契爾在寫《飄》時已是南北戰爭後五十年,書中很多故事、情節都來自長輩的口述和文字資料,這本書卻成為南北戰爭的代表作之一」、「你們長大後,情感夠成熟了,也可以試著去寫金門,也許就寫出這一代金門人的代表作」。
再歷一個十年,恐怕又讓妳失望了。一座戰爭的島,遲遲誕生不了時代的文學代表作。我們還停留在政治正確或者兒女私情。
認識妳超過二十年了。保留妳的每一本書,從《六分之一劇》、《告別孤寂》到《鹽田兒女》、《橄欖樹》、《姐妹書》、《台北車站》,再經過放在心中十年才孕育而成的這冊《燭光盛宴》。妳說,早在十年前,我是第一個得知妳要寫這一部長篇者,只是,一寫十年、二十一萬字,比《鹽田兒女》多了三萬字。
現在,我靜靜地讀著妳延續《鹽田兒女》的《燭光盛宴》。小說中敘述者的「我」與外省女子泊珍、本省姑娘菊子,三種身分,交織出一九四九後台灣這塊土地的歷史縱深、女性命運經緯。
《鹽田兒女》裡的女主角明月,在父母的安排下,捨了青梅竹馬的男主角大方,招了位嗜賭浪蕩的男人慶生,被錯誤戲弄的婚姻,導致明月一生命運坎坷;《燭光盛宴》中的泊珍,為了駕馭自己的人生,先是在大陸加入前線護士行列,與軍官龐正牽繫出一段烽火情緣,再於一九四九年隨軍團撤退到台灣,住在眷村,一位台灣女子菊子因幫傭的關係走進了她的生活,其間發生的族群糾葛、軍中暴力、眷村拆解事件,隱隱與一個內外交煎的時代現實相連。
「歷史的變動交奏出個人的命運樂章,隱喻為一則朦朧的家國史詩」、「將自己寄寓於故事中,以燭光為引,訴說一場歷史的盛宴、愛情盛宴、故事的盛宴」,三條敘述線緊密交織相連、穿越一個共同的流離時空,「在每一次歷史與私我的交響片刻,重新以個體意志撰繪生命河圖的走向」。這是妳對《燭光盛宴》的自我解構。
一九四九走過一甲子的歷史氛圍,月光隱匿的中秋之夜,讀著妳的《燭光盛宴》,我的閱讀情境竟掉落在第十九章的逃難、撤退書寫,「在異地的窗前,她彷彿經歷一場夢,窗前安靜的風日是夢中還是夢醒時刻?懷裡住進這個孩子,在她的沃土裡生長,也將在這片新土地開枝散葉。哦,窗前那隻飛過的黃蝶,姿態為何輕盈如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