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狂熱憂鬱的靈魂──也談梵谷

發布日期:
作者: 洪明傑。
點閱率:956
字型大小:

國立歷史博物館近日展出約百幅的梵谷畫作,這是難得的畫展相信盛況可期。
年少時,曾讀畫家賴傳鑑先生於雄獅美術雜誌連載的一系列介紹藝術家的專題「巨匠之足跡」及「天才之悲劇」。讀到梵谷時,讓我如醉如癡,著迷不已;深為梵谷對藝術的熱情堅持及悲天憫人的胸懷所感動。
梵谷不像一些藝術工作者,老早就立志成為畫家。他專注於畫畫之前,曾在畫廊賣畫、教過書、在書店工作,以及像他父親一樣當牧師。一開始,他畫畫內容以農民及礦工為主,作品色彩暗沉而悲傷。在「吃馬鈴薯的人」 (Potato Eaters, 1885) ,畫中數位農民圍坐一張桌子,在昏暗的煤油燈下共食一盤馬鈴薯當晚餐,每個人的臉上沒有一點表情。稍早的另一幅「泥煤田中的兩婦人」(Two Women in the Peat, 1883),也是一片黑褐色,翡翠綠的天空加上一抹白色,有黑色飛鳥飛過,兩婦人正彎著腰埋頭工作,讓人有悲涼之感。梵谷關心窮人,除了想藉著畫讓世人了解窮人的痛苦,他更身體力行幫助窮人。當他前往一處礦區當牧師時,他拿錢給窮困的礦工,甚至將自己衣物也送給窮人。當教會人士來訪,看他窩在礦工小屋,穿著邋遢就不再聘用他。
梵谷的畫後來變得明亮而多彩,一方面梵谷透過從事畫作買賣的弟弟西奧認識了一些印象派畫家以及他們色彩豐富的作品。另一方面受了當時日本浮世繪畫的影響。梵谷是喜愛浮世繪畫的,他曾以浮世繪為背景畫過幾張圖,如1887年畫的美術材料供應商人P'ere Tanguy,整張畫的背景都是日本浮世繪的作品。另一幅取名「篷車隊」(The Caravans, 1888),也可看到梵谷用明亮的色彩來畫馬車,以浮世繪常用的黑色輪廓線手法來勾勒馬匹及人物。
法國南部普羅旺斯的阿爾陽光燦爛景色宜人,當梵谷離開巴黎來到這裡,讓他充滿活力。他租了一棟外牆漆著黃色的屋子。他畫金黃色的玉米田和乾草堆,同一時期他畫了更多的向日葵。對於梵谷來說,這些黃色是南方的象徵,他寫信給弟弟西奧甚至說:「黃色是愛的化身。」整個夏日梵谷盡情瘋狂的畫畫,這時他總共完成約兩百幅畫作,其中有不少傑作。
「星夜」(The Starry Night, 1889)是他生前最後的作品之一。藍紫色的天空,遍佈著星星,星星與月亮皆帶著迴旋的黃色光暈,前景一棵大柏樹像燃燒的火焰般直達天際,中景是房子及教堂,遠處則有數座山丘。畫這畫時,梵谷已經住進了療養院。
梵谷一生潦倒,生前只賣出一幅畫。因沒錢雇用模特兒,他便畫自己,因此,畫了不少自畫像,每幅自畫像露出一對憂鬱的眼神,但他對畫畫的熱誠堅持從沒改變。1987年,他的一幅向日葵以三千九百五十萬美金的天價賣出,詩人余光中曾說梵谷的畫「生前沒人看得起,死後沒人買得起。」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