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離島
老父親意外摔傷之前,據兩老的說法:在家鄉無煩無惱、自由自在的守著老宅過生活,是他們往返台金數載之後的決定。那時,每有返鄉行程,無論公務或私程都有著堂皇的說法:回老家探望兩老。父親傷病後,返鄉成為一份難言之痛,幾近破落的舊宅、空無一人,再也回不去的私記憶。
清明時節訂的機票,終於在歲末時候有了一程返鄉的理由;帶領一群年輕的工作朋友,到金門為期三天兩夜的離島體驗。如此算來,連同去年年初陪侍病後的父親返鄉之行,2009年也算有始有終,金門故鄉來回兩趟,圓滿的一年。
家鄉風貌變化不能說不大,至少看見一座正努力邁向現代化的島嶼。是喜是憂斷難判定,交通便捷了、衣食無缺了、各種生活物資條件提高了。至於島嶼風貌的改變,快速而直接,一些資本社會的形形色色毫不留情的全面入侵,我們一向引以為傲的人情事故,顯然日漸式微。特別是撲天蓋地的選戰旗幟,把一向寧靜優美的淳樸島嶼,渲染得礙眼突兀、怵目而驚心。原以為遠離都市,選擇回到最初最原始的離島家鄉,會是給自己一處跳脫煩躁鬱悶的理想之地,看來有些出入。
女兒的英文老師來電,說計畫安排和洋夫婿及一對洋娃娃兒女來一趟秋天離島旅行,她原本就屬背包客一族,跑遍世界各地,唯獨就台灣幾座離島少有接觸,正好聽人提起金門,想起還有一位金門的朋友,理所當然就來電詢問:「金門好玩嗎?」
「金門好玩嗎?」我一時語塞。「這個嘛,不就孤單小島一座,懸海而立,既無大山大水也沒有摩登建築、更別提高級飯店或遊樂設施,不過確實是一座不容錯過的必遊之島,而且就是現在,往後也許就體驗不到這樣的離島風貌了……」
堅持替同行的年輕人安排古厝民宿,也順利獲得女主人的熱情接待,不僅細心安排住宿,得知都是藝文工作的朋友,連三天兩夜的行程都替我們周詳規劃。
彷彿初臨的旅人,我嘗試重新認識一座熟悉卻又略感陌生的島嶼,是一次久違的體驗,我的海島家鄉。
民宿在女主人傾心裝修佈置之後,展現著不俗的休閒風格,復古沙發藤椅、浪漫音樂、文學書籍、美麗盆花,還有穿透過木條窗框投射來的初冬暖暖斜陽,一切盡如人意的理想休憩之所。突然回想起2003年深秋的一次返鄉經驗,和攝影家朋友在傍晚住進民宿,外頭寒風冷颼,整棟雙落古厝就我們兩人投宿,主人交付住宿規則及鑰匙後轉身離去,消失在黝黑的暮色裡,望眼鄰近四舍,無一燈火,我彷如重回靜肅冷穆的戒嚴時期,心裡竟然不由忐忑。至於遠來的攝影師朋友,瞪大著眼眸不安地疑問:「金門的晚上都這麼恐怖嗎?」
三天兩夜行程比預期緊湊而精采,幸好還有島上熱情真誠的舊識老友,一路盛情相陪,是一輩子不能割捨的家鄉情誼。王金鍊老師、夢琪姑娘、盧根、榮昌、維智、烈嶼的林媽肴兄與他的朋友們……,是可以溫暖回味一整年的冬之記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