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一個人陪一座島過一個年◎翁翁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翁。
點閱率:801
字型大小:

……起點就是終點,終點就是起點,再繽紛璀璨的風景都不及與自己內心相遇來得美妙……。
新識的朋友,傳來一封E-mail,伊說:「不知是哪位有心人摘錄、整編我新書《小女子闖天關--廖文瑜的佛國之旅》裡的文字,配上美美的照片和音樂,在網路上流傳。Email傳到紐約,再從紐約的朋友forward給我,哇!真好! 善美的訊息已經完成一個圓的循環,回到作者手中,再由作者傳遞給其它朋友……」。伊熱衷於探尋佛法、扣問生命奧秘的淵源,這一切源於伊生命中與佛緣不期而遇的種種奇幻經歷,個性開朗活潑的小女子,因此陸續製作、拍攝過星雲大師的「佛國之旅」、達賴喇嘛「高山上的老頑童」等工程艱鉅耗時、跋涉萬水千山、吃盡苦頭的經典影像作品。
非得歷經水月山川與時空歲月的長途歷練,才能清楚直面照見滄桑之後的自己?甚至更底層的原相,最初、最真實無飾的自我?
年關屆臨,每日陸續接獲賀年卡或電話。有些是回覆先前我例行寄出的新年賀卡,有些可以感覺得到,出於一份相同的念頭,在風寒歲末時,很想傳遞一份莫名卻真誠的問候,只是告知友人們,我在,希望你也平安健在。年節,到了這個歲數真是沈重的溫情包袱,當步入中年,一切都不復昂揚的青春年歲。
「……過年我可能回烏坵,一個人陪一座島,過一個年,……」費心數日才執行完成專案的長期合作夥伴,囑快遞送來沈甸甸一大箱的雲林地瓜,伊在紙條裡留了話。
那是長久以來的夢,也或許已經成為伊無以擅改、如候鳥般的習性。那遠天邊界的島,一直到2010年這個世紀的現在,聽起來都還彷彿從不曾真實存在過的孤獨寂寞的島--烏坵。
從來不曾真正踏上過那座島嶼,期間也許有過幾次可以造訪的機會,可是一想起必須真實地重回少年時期往返家鄉的海路交通夢魘,我屢次退卻。
至於那座黑色沈默的邊界島嶼,其實並不陌生,透過一幀幀圖像,甚至燈塔百年孤寂的形影、厚實的軍營房舍、亂石堆砌的山崖牆、沿著山坡地漫天綻開的野百合、零落低矮的民宅、岩岸上曝曬的黑色海菜以及靠天賞水的屋頂蓄水池……都真實深刻地浮現,想起比年少清貧的金門家鄉還不堪的枯島。
青春年少遠離島嶼,大抵是我們這一輩離島人的宿命,究竟離開島嶼的意義何在,要到什麼時候才回來?或者客舍他鄉就此斬斷臍帶血緣,想來都是難以解析的難題。
號稱是永遠的金門「年輕」作家吳鈞堯,在電腦裡閒聊:「最近頻頻動念回金門,不過,看不到回金門可以作什麼就是了……沒有可以銜接的後進,我只好持續著金門年輕作家的頭銜……」。
每個人都背負著一座自己的島,像蝸牛、鱟或者寄居蟹一般,有的合身輕盈、有的沈重不堪、但就是一座難以離身的殼。雕刻著你的來歷、你走過的步履,最終,也許就那麼巧妙、不自覺地就跋涉回到最初的灘,也許無可避免地選擇了另一處島,骸枯異地。
那麼,一個人陪一座島,過一個年,究竟是人的孤單心境還是島的黯然神傷?你來去如風,惟島嶼兀自守候海洋,不悲不喜,不棄也不離。
便有了突來的念頭,拖著簡單行囊到初春乍寒的江南遊蕩。趁著年節的空檔,暫時遠離熟悉的環境,體驗一個陌生情境的年節。帶一本書和一台相機,獨自一個人。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