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返鄉難難於上青天
今年春節假期因為氣候忽冷忽熱、濃霧攪局,也使得來往台金間的飛機航班大亂,牽動了返鄉旅客的心情起伏,而這似乎是離島居民不可違逆的宿命。若不是在機場遇上了熟人閒聊打發時間,使得這等待的時間就在不知不覺中溜過,要不然這苦等十個小時的滋味肯定難熬。
機場中等待飛機的大人們,臉上盡是無奈與焦慮,而小朋友們則是事不關己地往來奔跑著,享受著寒假放肆的心情。除了返金作客的旅外鄉親或是赴台洽公亟欲返家的居民之外,卻也多了五、六分的台商或是陸婿選擇透過小三通到大陸過春節。這使得機場裡多了許多不同口音的旅客,一時之間讓人誤以為在大陸的哪個城市搭機。而這對金門人來說,卻也已見怪不怪了。對於上天的捉弄,金門人的骨子裡早就習以為常。
飛機誤點、因氣候或航空公司調度而停飛等,大多數的金門人都會選擇一古腦兒的接受;就像接受當年戰地政務時代只能吃傷身的戰備糧、軍法管制等。或許對於在近百年來嚐盡苦難的人民來說,一個溫飽與安定的生活就已經是奢求了!多餘的困擾與限制都算不了甚麼。而這種精神也莫名其妙的代代相傳,就像一個地方居民的基因一樣,已經被寫進了居民的人生之中。
這陣子因為氣候常造成飛機誤點,讓居民飽受困擾的情形更顯嚴重,並且凸顯了許多不合理的情形。各家航空公司在面對相同的情形,處理的方法和態度也截然不同。有航空公司盡量調度以滿足旅客的需求;相反地,也有航空公司也以飛機調度問題而讓旅客飽受待機之苦。但無論哪一種結果,幾乎所有人都默默的接受了事實,一如過去金門人看待許多看似合理其實不然之心態,然而這一切卻是自我退縮姑息所致。
筆者曾與航空公司進行溝通,認為有關飛機因氣候延誤與調度困難係屬不同責任,必須分開對待之。該航空公司卻一再強調基於公司營運的立場,以及因應飛機調度的困難,認為一切理所當然。不過,以消費者的立場觀之,其他航空公司做得到,則代表飛機調度困難僅是該公司的心態或是營運能力問題。當日該公司的在場負責人又以公司無授權其調度作為理由,要求消費者體諒其苦處;但反過來說,消費者是否也可要求航空公司體諒而主動降價呢?航空公司認為提供離島旅客的需求是一種服務,但站在消費者會這樣思考之:若無離島居民的需求,則航空公司早就關門大吉,不是嗎?
這類事件不斷的重複發生,讓身為離島居民們似乎背負著不屬於自己該有的原罪。而造成自我權利不但消磨的因素,更是來自我們亙古以來生活個性。離島居民對於老天爺的考驗可以輕易的接受,但是屬於人為所造成的損失,則是否該通盤接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