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老學精」﹐不知老之將至﹗

發布日期:
作者: 郭哲銘。
點閱率:665
字型大小:

 我有幾位忘年之友,平均年紀也已「開六望七」了,這些父執輩的尊友相聚時,所聊的話題,絕然超乎想像之外。他們聚到一塊,幾乎都圍繞在最近讀了什麼書,什麼單位又出版了什麼著作……左一言,右一語。於是馬上就有人拿起電話,「招呼」親朋好友,為在位的每一位都要了一套或一本什麼新出版的書;或者是有人大啖其言,直抒所得,而周遭好友交難質說,一片熱鬧。這個現象其實讓我覺得很詫異、也很汗顏,尊友那一輩人就如同我父親一樣,少年求學的環境極為困頓,學是時輟時上,又無明師引教,往往是瞎子摸象,自揣所得;而待稍稍學成,馬上就要投身職場,豢養家計,那有餘力鑽研進取學院門閥中的典籍。或許他們在想一輩子與學問無緣,可是他們應該也沒有想到臨屆退休,或是到了退休之後,少年同伴蒼首話聚時,竟然有如朱、陸鵝湖論道,那般精彩奪人。
 我不知道這樣的場景是否「正常」,或者是物以類聚、人依群分,只有這些「老學精」他們聚在一起,才會產生這般鵝湖論道的化學變化。但是這總算是一個極優的好現象,這些尊友臨老又重拾書本,或許他們從來沒放下過書本,只是在退休前後,餘光較多的這刻,有了更充裕的時間,來為自己當年所未踐行的理想努力。當然,這個答案我並不知曉,也不必去知曉。因為在他們喝酒聊扯中,似乎都找到自己的核心關懷,也知道自己徜徉在書海之中的樂趣;而且他們讀書是無所為而為,其品味與知性,與我們年輕讀書那種有所為而為,相去不知凡幾。
 從前讀《論語》說道:「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老覺得這句話不通!以儒家尚古之習,古必勝今之慣,何以古人讀書那般自私,只為了自己,而今人讀書就這麼偉大,是為了大眾。這總覺得不符儒家習慣。迨與前開這些「老學精」接觸之後,才知道這句話是極有大道理的。人讀書一旦進入了「為己」的程度,才能拋世事名祿等凡塵的誘惑,為自己終極關懷,核心價值而閱讀;故而讀書變成是一種享受,一種娛悅,也才能夠領略所謂:「其為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的境界。
 這段經歷對我而言,算是「奇遇」!這些尊友不但開啟我人生閱讀的另外一扇窗,也為我享受讀書的態度,帶來柳暗花明的效果,實在足為紀念,因提筆為記,為這些尊友的「老而樂學」喝采,也為我「提早」領略他們的境界誌記。謝謝了!你們這些「老學精」。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