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教育因果論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啟騰。
點閱率:728
字型大小:

最近常與好友們聊及當前幾個社會議題:包括廢除死刑、嚴禁體罰、校園民主…等,到最後結論,似乎都跟教育息息相關,尤其都會造成社會因果,循環不已,而這些問題也都跟人性有關。講到因果,俗話常說:「種什麼因,得什麼果」、「要行善積德,種福田,人生將會變得很順利,此乃受到福報的緣故」。這種說法原出自佛教,後來卻成為深植人心的論證,其實也是人類社會經驗之累積。為何會有死刑?此乃因當初教育尚未普及,人類文明尚未開始,人性尚未發揮,雖然人類智慧較一般動物高,但仍存有獸性之本質,因此有「殺人者死,害人者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說法,所以人類即體會須以教育的方式來改變人性,使其向善。 教育普及之後,人類智慧大開,文明進步,才將愛的極致發揚光大,這時理性社會的人們已達到相互尊重的水準,也由一人專制拓展到人權法制之時代,人類社會不再有殘暴殺人之情況,同時也不再有死刑之實。例如最近發生的子女殺父事件,其最大原因乃是夫妻無法相互尊重,不了解婚姻的真諦及家庭的責任,沒有把子女教好,所以才會發生令人嘆息的悲劇。又最近被求處三死刑之驚世媳婦,連續殺害母、婆、夫,究其原因,乃是社會風氣及教育尚未完善落實,人性好賭尚未消除,才會發生如此不幸之事件。以上事件,如果均以免死刑判決,對死者或活者都無法交代,甚至造成社會之不良後果。因此如果真能把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做好,則社會不再有殺人及死刑之實,這時「廢死刑」的目標才能自然達成。
其次,談到體罰與校園民主,近來常見報載體罰及校園暴力事件,而且越來越嚴重的情況,雖然教育部及社會一再要求不能體罰,並三申五令的嚴格禁止,但仍不斷的發生。其實這也是社會大部分人把體罰和懲罰混為一談,如果真要提倡校園民主,也要從法制面做起,除了記過處分外,是否研究一套比較可讓大家接受的懲罰方式,讓學生能遵守校規,好好學習為人處事及追求知識的良好態度。當前許多先進國家也不全然廢止體罰,只是將其處理方式變為一種法制化,且能讓社會、家長接受,並能兼顧學校推行教育之成效,才是最重要的。例如英國、新加坡及美國的許多州,都有如此作法,甚至有駐校警察,協助學校維持教育之推展,但仍倡導正向管教、相互尊重、民主法制。其實不體罰也只是一種理想及目標而已,合理的懲罰,以求達到教育效果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就如最近發生的老師掌摑學童之事件,是我們所不容許的,但若社會、家長把學校一些法制化之懲罰,或是對教師為教學需要而作合理有效的制止也要干預,且大加撻伐,我想這是對教育無益的。
總之,為達到廢除死刑或嚴禁體罰之目標,均必須靠整體教育完成,包括家庭、學校、社會都有責任,而且要建立共識,明辨是非,不能當成新聞炒作、政治工具或個人好惡取捨之論斷,應以客觀、正面之態度來看待、判斷及評論,如此社會才有公義、倫理、道德及法治,也才能建構大家所期待的友善和諧生活環境。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