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回首西灣夕照依然

發布日期:
作者: 周志強。
點閱率:756
字型大小:

想想人生的際遇實在難料!廿年前離開金門的時候,才是高中剛畢業的小毛頭。回想起當年竟然有著「此去不知何年返」的心情,帶著些許的壯懷與遠離家園的傷感。當時還未有飛機可搭乘,而且往返台金之間還得辦理出入境證,返家之途更是難上加難:不像其他本島的同學,隨時隨地就可以回家去,而這種差異竟然讓我有一點點莫名的驕傲。
剛到這個人生地不熟的西子灣,人就住在學校的宿舍,終日更是除了與書為伍之外別無其他安排,這讓我成了同學眼中的怪咖。選課都選最早的八點檔,而且都屬於硬底子的課程,在我的選課單裡絕對不會有所謂的「大補帖」的科目。我們金門人怎能與台灣人一樣呢?帶著「滿懷希望與壯志,總以為自己可以闖出個甚麼名堂,然後衣錦還鄉」的怪念頭,一個人沿著這怪裡怪氣的觀念走下去。
初到中山大學時,有四、五個來自金門的學長接待聚餐,其中包含了現在活躍於台金文壇的吳鈞堯學長。在我還是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他就出了個人的第一本詩集。只是當年對於創作與出版沒有任何概念,在當下並沒把這當成一回事。直到後來自己也步上了這一途時,才明白生產一本書以及創作一丁點作品,實在都是創作者多年的血汗堆積所成。看人信手拈來下筆成句,自己則是怎麼兜、那樣磨,卻也擠不出個甚麼?
二十個年頭過去了!萬萬沒想到會繞了一個大圈,再次回到中山大學。一樣的校園景象,只在不遠處的山壁上增添了幾棟建築物,而西子灣依舊山海相伴、夕陽仍是每晚染紅海和天。不變的西子灣,校園內往來的人潮多了許多,學生的熱情與活力則遠勝當年,氣味當中透露了時代的差異。原來不變的是西子灣的樣貌,而涵養的氣質則隨著社會與時代的輪轉,也已悄然換了樣。
夜闌的海堤邊我舉頭仰望,深湛的星空下南風襲來,海潮聲低生輕吟,激起心頭點點漣漪。當年沉溺在書堆當中,是一種帶著閒散而遼闊的心情;現在的全心投入,則是責無旁貸的聚精會神。憶起高中時在週記上曾經抄錄的一闕詞句:「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中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南天。而今聽雨僧廬前,鬢已星星矣。」一縷稀微的感傷油然而生。
這變與不變之中,或許正如蘇軾所言「存乎己心」,置其變者或是不變者,取決在自己。可,仔細想想,這「存乎己心」莫不是也隨時隨性的更迭。今夜的傷感,明日一覺醒來又被勞務給沖淡去。而人生不就是在這情緒的起伏與生活的震盪下推進、堆疊,既無不幸又哪來幸運,而到頭來卻只剩見證一個「自我」,一個「曾經」的自我。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