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外婆看金門女性
五月,是屬於母親的日子,也是我懷念外婆的日子,更是我們追想上一代金門母性光輝的日子。
內婆在我懂事前逝世,因此,對於金門上一代女性,親人中就屬外婆,最親近最熟悉了。我外婆,裹著小腳,繫著髮髻,身著古裝,走路如柳搖曳,十足古典美意。外婆雖沒受過教育,言談舉止不俗,對人情世事,應對自如。外婆身體相當硬朗,八十多歲高齡,還動過盲腸手術,可見她身強體健。
小時,我們兄弟姊妹最喜歡外婆來我們家作客了。印象中,外婆總會帶來好吃的,煮好吃的,忘不了她掛在臉上那抹慈祥的笑容。不知外婆那來那麼多的故事,總能吸住我們小小的心靈。我們常開玩笑地說,「外婆要等到牆上的日曆都撕玩了,才可以回家」,可見外婆受喜愛受歡迎的程度。
外公呢?年長後才知道,當年出南洋去打拚,千里迢迢,只靠魚雁往返。不久之後,又另組家庭,從那時起,外婆就守「活寡」了,直到逝世。外婆守寡,少說也有數十年,未改嫁,也未再追尋愛情。像當年許多金門婦女一樣,外婆犧牲個人的幸福,將心血全部投入家庭與下一代的教育上。外婆扮演一家之主,全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由她一人決定。不知外婆那來那麼大的膽識和智慧,能承擔家庭的重責大任。我猜,是母性光輝的映照吧!
外婆是全職的媽媽,家庭是她專職的工作,也是她生命的寄託,快樂的泉源,幸福的全部了。外婆做為金門上一代的專職媽媽和家庭主婦,一直是無怨無悔的,扮演犧牲奉獻穩固家庭的角色。若用今日女性主義的標準來論斷,外婆是保守的、無自主意識的、附屬性的。也許外婆未受過教育,不知如何計較女權;也許當年形勢比人強,整個社會籠罩在父系的價值觀下,外婆即使要爭取,恐也勢單力薄。今天看來,身為上一代金門女性的外婆,實在委屈。但看她卻樂在其中,樂做無才就是德的婦女,卻也教人寬慰不少。
試想:外婆若活在今日,可以再婚,追求自己的愛情,也可以受教育,追求自己人生的夢想。當然,個人的意志和理念,獲得完全的伸張,只不過,在時間與心力上,要兼顧家庭與工作,壓力比上一代僅需專注於家務大多了。時代的巨輪,不斷向前滾去,現今的婦女,既要照顧家庭,又要實現自我,已無法回到外婆的時代。而要,勇往直前,全力迎接新的挑戰,盡情享受新女性的權利。
我們似乎可以合理地說:外婆時代的金門女性,要用那時代的尺度去衡量絕無僅有的人生幸福;而現代的金門女性,付出更深,卻能品嚐溢滿無窮希望的甜蜜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