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清晨﹐我路跑
那是個多雲、涼爽,適合路跑的日子。
幾天前頻頻接到兒童醫院的電子郵件,一再提醒為了節能減碳,要大家搭乘大眾運輸工具或共乘車輛前往。這是溫哥華兒童醫院籌募兒童癌症基金的系列活動之一,也是我第二次參與。清早,我與妻開車先去載來自哥倫比亞的Carol,然後再轉去一處路口接來自廣州的Silvia。
一路上大夥有說有笑,彼此談了些在這國度的親身體驗。他們要聽聽我的感受,對我來說,倒有幾件感受深刻的事:
.殘障者生活有尊嚴而自信
每回,遇到殘障朋友搭乘公車都讓我感動不已。司機會先將車門台階調降,然後,放下一片電動鐵板跨接公車與路邊邊欄,讓殘障者電動輪椅可順利上車。等殘障者移到定位後,司機將輪椅固定,然後才開車。每位司機都是如此,或許我們認為這是一件不得了的事,但在這裡卻只是平日生活的一部份。公共場所、購物中心完全是無障礙空間,殘障者可自由出入。每一停車場都有為殘障朋友保留的停車位,為了方便殘障朋友停車,車位比一般停車位大些。
.人人有當義工的觀念,也樂於當義工
學生上學除正規的課程外,還包含校外義工服務時數,於學校就開始培養學生服務社會人群的觀念。初次求職者,雇主會想知道你先前做了哪些義工?作為雇用與否的參考。醫院、美術館、圖書館、社福單位、機場、老人中心……到處都有義工的影子。學生當義工,退休人員當義工,家庭主婦也當義工,為社會提供豐沛的人力。我們常說「人生以服務為目的。」這裡已融入生活之中。
.行有餘力捐獻醫院及「食物銀行」( Food Bank)
社區設有「食物銀行」,提供弱勢族群及需要的人。每年聖誕節前,所有賣場都可看到一處角落,堆放著由善心人士購買捐獻的食物及罐頭;然後由賣場轉交「食物銀行」。而每年參與慈善路跑的人數相當踴躍,捐獻的金額可觀。
我們一路閒聊,分享彼此的生活經驗,轉眼間車子已抵達目的地。
這時院區內已擠滿人,但路上人群仍絡繹不絕自四面八方而來,有爸媽牽著小孩的、有推著嬰兒車的、有牽著心愛狗狗的……。會場備有早餐、咖啡、礦泉水,還有一個大攤位堆放著各式各樣水果。各種卡通裝扮的人物穿梭會場與孩子玩樂、一個角落的啦啦隊正賣力表演、舞台上則有帶動唱,整個會場像是熱鬧的嘉年華會。
路跑全長5公里,路線沿著醫院旁的伊麗莎白公園繞一大圈後再回醫院。這是理想的跑步路線,有碧綠如茵的草地、有高聳蒼翠的樹林,有時飛鳥啾啾掠過,有時陣陣花香飄來,還有路旁為跑步者加油打氣的樂團及合唱團。
當晚新聞報導說,兒童醫院整個募款活動,共籌得加幣一千六百五十多萬元--約合台幣四億九千五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