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劃浯島文學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787
字型大小:

《火殤世紀》五月出版,在昔果山舉辦發表會,獲李沃士縣長、前縣長李炷烽,議長王再生、議員歐陽儀雄,以及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長李再杭、社會局長方天吉等,以及諸文友到場祝福。五月下旬迄六月底,《火殤》獲得《中國時報》書評、專訪、以及《聯合報》副刊、《文訊》雜誌專文書評介紹,一時間,《火殤世紀》似乎很「火」。
六月上旬,受邀評審浯島文學獎散文類,薛素瓊、周志強、陳金水等前三名作品敘事、抒情讓人驚艷,顯見浯島文學在文化局的推廣下,成果逐漸顯現。在《火殤世紀》似乎很「火」的同時,閱讀浯島文學獎作品,不由得想像金門文學可能的美好未來。
我常以「馬華」作家對比金門。
若以邊緣論,馬華作家尚且不是「中華民國國民」,當然要比金門等離島邊緣。不過,馬華作家群卻個個爭氣,如李永平、張貴興、黃錦樹、陳大為、鍾怡雯等,分別以濃厚的馬華雨林、象群意象,獲得讀者跟評論青睞,進一步以學術論述,納馬華文學入華文文學,創作與學術的雙重努力,終使馬華文學擺脫它的地域限制,成為文學精品。
《火殤世紀》引起評論重視時,文友如牧羊女、蔡卓、楊樹清等,祝福《火》書大賣,但每次我都說,只怕台灣再沒有人敢出版我的書了,因為,出一本賠一本,儘管出版社胸懷理想,總是不堪虧賠。
若《火殤》真的「火」,這其實是不夠的,在我的想像中,若金門文學創作不能聚集,成為「群聚效應」、「規模經濟」,那麼,金門文學依然只是邊陲文學,它永遠只能以地方題材與特色,吸引讀者(這方面的吸引,確然有限),而不能以其藝術價值,吸引讀者。因為單兵奇襲,遠不如組織作戰,本屆世足賽,阿根廷慘敗德國足下,西班牙最終奪冠,即可明證。
在我的想像中,金門作家必須「成群結黨」,這絕非如表面意思地組織作家,而希望金門藉作家能多花心思書寫浯島,意即植基浯島,卻發揚各自特質,如此,才能蔚為群體,若能適時動員,往台灣、大陸作文學交流,耕耘幾年,或能帶金門文學走出困局。金門文學發展,雖不可忽略台灣的關注,卻也不需事事以此為主。
在我的想像中,金門現代文學必需先「養」,茁壯後再分植,如同小時候栽種地瓜,先在小袋中植好幼苗,待其伸根茁壯,即可栽到田裡,使其伸根越廣、幅員越大,才可結實纍纍。
在我的認知中,金門文學是正要開墾的地表,我們不需要砍伐相思樹改種榕樹,而需要讓相思樹長得更好、讓榕樹長得更茂密。
李沃士縣長是願意自承「不懂」文學的主政者。這是好事。如同東海不需要懂得長江、黃河,卻依然敞開胸襟,接受它們的奔流。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