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挑戰不可能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欽進。
點閱率:749
字型大小:

那日遇到一位擔任游泳教練的朋友,想聽聽他對孩子暑期學游泳的建議。問明了孩子的年級後,回道:「最好先看看個性,再決定要不要讓他在這個時期學游泳吧,因為叛逆期的孩子反而容易因此衍生困擾及危險。」他的想法是,「善泳者溺。」想想也是,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又何嘗不是習於托大,反陷自己於不可測的危機。
有人說社會就是所大學,在這裡往往可以學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東西。在職場上,許多人都習於從事熟悉的業務、建立如常的作息,就算是幹到易如反掌,卻不免口耳紛擾,是非難明;也有的老是接辦向無慣例的業務,辦起事來,雖難免跌跌撞撞,卻也沒聽說出過什麼差誤,反易獲得好評。這讓我想起「三個旅者」的故事。
有三個旅者投宿同一個旅舍,出門那天甲帶了雨傘,乙帶了拐杖,丙卻什麼也沒帶。待傍晚三人回到旅舍,甲渾身溼透,乙拐傷了腿,唯獨丙啥事也沒有。甲乙問丙:「為何你沒事呢?」丙笑了笑說:「那你們又發生什麼事了呢?」
甲說:「因為帶著傘,所以縱然下雨我還是照常趕路,沒想雨太大了,還是淋個濕透。」
乙說:「因為帶著拐杖,遇到坎坷路時,我也不太在意,沒想踩到了大窟窿,拐傷了腿。」
丙說:「我呢,因為沒帶傘,所有遇雨我會躲雨;沒帶拐棍,我會注意足下的安全,所以什麼危險也沒發生。」
這個故事和善泳者溺的道理是一樣的,同樣的,怯於接受挑戰並不會讓自己更安全,反而可能適得其反。這個道理許多人都懂,但真的實踐起來,卻很難壓抑「不平則鳴」的火氣。曉得爭取權益當然是件好事,但過度的錙銖必較,反而可能賠了信賴、壞了人緣,蒙蔽了專業表現,權衡得失,反是弊大於利。
過於精明的人反而容易栽跟頭,而真正聰明的人,卻曉得在逆境中尋找最有利的條件,化為挑戰自我的動力。這種人或許很笨,但人生在世,光陰有限,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接觸到不一般的事物,不也是好事一件?錯誤通常源於倦怠與自滿。智者常以虛懷若谷、大智若愚自勉,適時的將自己歸零,累積充分的人生資本,或是才是邁向快樂成功的重要關鍵。這些道理,俱屬「知易行難」,惟若能自勉在實際生活裡的心理層面,多少具備一點「挑戰不可能」的志向及勇氣,或能讓人生少一點遺憾。
最終,還是決定讓孩子利用暑期好好的學習游泳,畢竟游泳本身是件好事,肇禍的,在於錯誤的心態。利用機會讓孩子認識善泳的利與弊,導正學習態度、培養勇於挑戰的精神與志氣,才是習泳的最大收穫與助益。但,如何經由民主手段,讓孩子心甘情願的放下手上的WII遙控器,又是一件挑戰不可能難題!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