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號碼頭
高雄港十三號碼頭,曾經是金門在軍管時期,臺金之間海路運輸的重要港埠。它是許多抽中金馬獎的臺籍阿兵哥登船開拔前往前線的起點,也是金門鄉親渡海赴台最先踏上的土地。
民國五十九年六月底,國中畢業,我跟一群同學乘坐「萬信輪」離開金門,經過廿多小時的海上顛簸,船停靠十三號碼頭。初生之犢,看到五光十色的高雄街景,異常興奮,暈船的不愉快感覺馬上一掃而空。一個多月後,重臨十三號碼頭,排隊等著上「中字號」登陸艦返鄉,驗證的陸軍士官卻告訴我說因為沒有辦理搭船手續,不能上船。我不是兩週前已在「金馬賓館」登記了?「你們登記的是上一班船!」上一班船因颱風取消,「要坐這班船須再辦一次手續」,聯絡士回答的語氣冰冷。眼看鄉親與阿兵哥一個個拎著大包小包行李登船,碼頭上旅客越來越少,一想到可能會錯過金門高中的入學報到與新生訓練,在眾目睽睽下我不禁哭了起來。後來是一名好心的上尉指示聯絡士幫我補辦手續,才順利上船。
十年後,民國六十九年秋天,軍校畢業三年,晉升上尉半年之後,我被分派到憲兵二二○營高雄港口憲兵隊服務,隊部就在十三號碼頭旁。隔著一條馬路,從我的寢室望去,便可看見泊港的軍艦。那時候我剛離開海軍不久,同學也開始上「太武」、「萬安」等交通船歷練輔導長職務,只要他們的船停靠過來,不是我抽空上船找他們吃消夜,就是他們下船找我一起逛夜市、看電影。有時候休假返金,船要開了,我只須提著簡單的行囊上船即可。這情況雖然無法跟目前搭乘台金班機相比,但比起一般人返鄉須南北奔波,轉車候船,我所處的環境真是太方便了。當然,我也常憶起十年前,那個少不更事的小毛頭,因為差一點不能搭上返金的船班,淚灑碼頭的往事。世事難料,人生的際遇,真是充滿曲折與趣味。
十三號碼頭與高雄港其他碼頭一樣,原本皆屬港務局管轄,二○○五年十月,在高雄市府向扁政府力爭多時後,港務局與軍方讓步,將它交由市府接管,從此改稱「光榮碼頭」。它原有的圍牆被打掉,港區腹地成為市民休閒區,與五光十色的愛河接連。如今這裡儼然成為高雄市府引以為傲的建設樣板之一,每逢選舉到來,常是民進黨舉辦大型造勢晚會的場所。
十三號碼頭是一個壯闊的歷史舞台。這裡曾經上演了幾十年前,兩岸兵戎相向時期,兵車轔轔、戰士雲集、船艦頻繁運補前線,後方與前方命運緊密相連的大戲,以及臺灣社會民主轉型後呈現的巨大落差;也曾浮現許多送迎親人往返戰地的悲歡離合畫面;這裡也留下無數金門鄉親因躲避戰火而離鄉背井,後來又為生活所迫而遠走他鄉的沉重腳印。此處曾是許多金門少年郎人生方向轉折的口岸,也有屬於我的難忘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