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修護員之死
上班的人潮絡繹不絕。遠遠的望去,像群螞蟻似的歪斜行列中,卻也透著幾分規則;坐交通車的習慣走右邊,自行開車的行左邊。唯一相同的是陽光,強烈的讓人低著頭,像做錯了什麼事似的!
他望著人群又瞧了一下地面,突然就生起了一股恨意,隨即在心頭感到一陣烏雲襲來;沒有怨尤,是假的。他把滿腹的遺憾,彷彿還有些委屈,一股腦的出在太陽身上。他覺得老天,怎能這樣無情,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一樣;不覺的抬起頭、瞇著眼,瞪了太陽一下…。
只不過是昨天中午的事。不遠的停機坪就傳來同仁被車撞死的事,轉訴的同事或許到過現場,描述的真切又悲慘。也幾乎同時,這則新聞就上了電視。他,不用看電視,不用掀開那張機坪上的白布,就清楚的知道覆蓋在白布下的身體,穿的是什麼像的衣褲,甚至知道:他的每個口袋裡,裝了什麼樣的工具。只是,他擔心恐怕已經認不出原來年輕又俊亮的五官了。
據說那輛飛機充電的電源車,十分笨重,先撞倒了人,又接續的碾過頭顱。他想,那個人在倒下時,一定有幾秒鐘的時間,喊救命!喊疼痛!喊…!也或許已變了的頭形,根本沒發出聲來。
下班的時候,不論識與不識的人,都有了共同關心的話題!這不但是這個國際機場開航32年、公司營運超過了半個世紀以來,從未發生過的事情。人人心情哀痛的想重建當時的狀況,並且如造句般的做著:「如果…」,「就不會」的各種推論。
沒想到隔天,這個意外即登上各種媒體。他仔細閱讀了所有媒體的報導,竟發覺有些似是而非,讓他如鯁在喉。桃園機場又「出包了」。事實上,這起意外與桃園機場何干?他想,如在高速公路肇事的車輛與高工局何關!只因桃園機場近來的風評不好,就像揹負了原罪,只要與它有關的,就無辜又百口難辯的被媒體評為「出包了」。難道一個壞人,不能變好?一個好人,就永遠不會出錯?這個世界如果只有黑白,沒有其他的彩霞。他想,這絕對不會是個人們嚮往的地方。
肇事的桃勤員工,不論是駕駛或是引導員,均已移送桃園地檢署偵辦;不應置評。但是,他仍不止的捫心相問,受害的員工已無力講話,但所屬的公司,不也該檢討嗎?
機坪修護工作的時間壓力、噪音強大、氣流惡劣、機具充斥、單位眾多,那就與真實的戰場一樣,尤須上下與橫向的聯繫、溝通與支援。他難以理解這樣悲劇發生的同時或之前:任務是如何分派的?同組的人員,人在那裡?他們的領工、領班、長官又在那裡?為何讓一個單兵,孤零的走上戰場,沒有示警,沒有支援!是不是大家都長期又習慣的強調與注意飛安、物安,以致忽略了最基本的人安?
三天後,他突然看到人們的臂膀上多了一枚黃絲帶,像隻小蝴蝶一般,讓人有了一種春天的感覺。
據說,人人都有一隻,佩戴到周六。他沒有別上衣服,他把黃絲帶繡在心頭。希望紀念不是一時,希望光是紀念不夠、默禱致哀不夠、優渥的撫卹也不夠,更不要只把責任推到肇事的一方;他們在道義與良心上,都應該有更多的檢討、更多積極的作為,才能讓一條才發著光的年輕生命,不要僅像流星;更應該像個烈士一樣,留下因他而有的改革、規定,讓後人有更多的保障與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