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知識份子與草地人民

發布日期:
作者: 郭哲銘。
點閱率:783
字型大小:

  有關金門大學的議題,一直以來都是金門地區最為著意的話題,無論老少,不管愚智,似乎都能夠朗朗談上一段有自我見解的議論,這些議論,不管是「野人獻曝」也好,還是「瘋狗亂咬」也罷,其實都突顯了一個現象,就是這塊土地的人民,確實是把金門大學當一回事,而且還是當成頭等重要的大事,所以人人能論,也人人願論。這本該是一種極其美好的現象,一座初生的高等學府,能夠得到所在地人民的關心注意,就表示她與這塊土地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所以大學是不是「國立的」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座眾所議論的大學,要能夠用心並且真心的找到與這方土地對話的管道。
  但這個很難,學院有其「雅」的部分,論理剖析尚且帶著教育的口吻,說要如何三不朽,要如何揚棄道聽塗說正身立己;引述又是用一連串數字來加以佐證,說八千個學生、二百個教職人員,可以如何繁榮地區經濟,一個學生抵三個軍人的消費;說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教師,擁有博士學位,接近進全國A級的水準……。可是在草野之中,為什麼對這些論理數字的感受,是那麼的不靈敏?近萬人的消費的展現,為什麼他們沒有感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博士師資,為什麼沒有讓這塊土地的人民與有榮焉?難道這僅僅是這個島嶼上的人民,因為久居「小島」、自古「貧瘠」、屢遭「戰禍」、被迫「軍管」,以致大多「小家子氣」、「容易猜忌」、「袒護宗姓」、「輕信耳語」、「見不得人好」之種種陋習個性,時時顯露無遺所致嗎?
  其實這才是真正問題的所在,學院裡的知識份子不理解土地的期待,而土地上的人民也無法有效的知曉大學的理路,一塊土地上的兩個階層,一直處在兩道不會相交的平行線上,這座大學會興旺嗎?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會有參與感嗎?大伙心知肚明!
  要打破這個界限,徒然要求土地上的人民去體會辦學者的心意,我想很難!也不切實際。否則為何寫到手酸,人民猶兀自不白其中之理。是以與其要求地方的人民來理解、來改變他們對大學的認知,倒不如先從大學裡的知識份子先去調整自己的心態,試著從同理心出發,用土地上的人民所知道的語言與方法來溝通,不要用教育者的心態或手段,去化解土地上百姓的疑慮,並且用追求學術的態度,來理解這塊土地的期待。做得到這樣,土地與大學才可能親近,才會有所交集。否則這座頭頂著金門的天,腳踏著金門的地,又姓著金門名字的大學,永遠只是在名字上標誌了「金門」這兩個字而已,她對金門來講,只能做個「駐客」,徒負「金門」這個虛名而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