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接班的初步觀察
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日前閉幕﹐會議決定增補習近平為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確立了習近平接班地位﹐顯示中共第五代領導集體的梯隊接班態勢已然明朗﹐惟其交班方式究竟如何﹖有待觀察。
中國共產黨是以革命武裝鬥爭起家的﹐第一代領導人毛澤東曾再三強調「槍桿子出政權」﹐因此﹐毛在1953年「遵義會議」掌握軍權後﹐迄1976年去世為止﹐始終緊握軍權不放。但是﹐他在「戰爭與戰略問題」的文章中表示「我們的原則是黨指揮槍﹐絕不容許槍指揮黨。」這種「以黨領軍」的理念﹐在其後的領導人都奉行不渝。綜觀中共歷史﹐從其建黨﹑建軍以來﹐黨與軍隊的關係密不可分﹐每一次的重大政治事件或變動﹐軍隊都扮演著重要角色﹐所以領導人必須同時擁有黨權和軍權才能掌握政權﹐這已經是中共領導人鞏固權位的鐵律。
在江澤民接班之前的中共權力交替﹐並未制度化﹐亦無固定模式可循﹐而且幾乎都充滿著腥風血雨的鬥爭。當年鄧小平交班給胡耀邦和趙紫陽遭遇到挫敗﹐江澤民於「六四事件」政治風暴落幕之際臨危受命﹐在鄧小平主導的政治秩序中﹐逐步建立其黨政軍權力﹐1989年6月﹐江澤民在中共十三屆四中全會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並於十三屆五中全會時從鄧手中接下軍委會主席的位子﹐鄧小平雖然沒有任何黨政職務﹐仍然發揮其政治影響力﹐以「扶上馬﹐送一程」的方式護航﹐外界稱之為「垂簾聽政」﹐一直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號稱「楊家將」的楊尚昆﹑楊白冰淡出政壇﹐是江澤民通向「黨指揮槍」的重要一步﹐他的政治權力終於穩固。1997年2月鄧小平過世﹐9月﹐中共「十五大」是江澤民權力鞏固﹑施展核心領導的全盛時期。
中共第三代領導核心江澤民交班給胡錦濤﹐展現了權力和平交替的模式。1998年﹐中共十五屆二中全會安排胡錦濤出任國家副主席﹔次年﹐安排胡接任軍委會副主席﹔2002年11月﹐於「十六大」之後的「十六屆一中全會」及「十屆人大」將黨的總書記及國家主席職位交給胡錦濤﹐江則保留著軍委會主席的權柄﹐外界以「交黨交政不交槍」來形容﹐維持著「江胡體制」共治的局面﹔一直到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屆四中全會﹐江辭去軍委主席職務﹐由胡錦濤接任﹐正式宣告「胡錦濤時代」來臨﹐進入第四代集體領導時期。
胡錦濤目前的交班過程﹐複製的是江澤民的模式。習近平在2007年「十七大」任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之後出掌中央黨校﹔2008年接任國家副主席﹔這次接任軍委會副主席﹐具有穩定接班的指標性意義。但是﹐由於中共的權力移轉機制到目前為止尚未步入制度化﹐因此﹐2012年「十八大」﹐胡錦濤究竟沿襲交黨交政後交槍﹑漸進式交班的前例﹐或者採取黨﹑政﹑軍權力一次交班的方式﹐都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總之﹐一個國家要能夠長治久安﹐靠的是完善的規章制度。就中共權力移轉機制言﹐能否走向法治化的道路﹐或許是中共第四﹑五代領導人開創「依法治國」的歷史契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