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滾滾金門學術長江的一波暖流

發布日期:
作者: 蔡鈺鑫。
點閱率:740
字型大小:

金門學?金門學學會?金門學學術研討會?
儘管許多人,跟我一樣,一開始,對於金門學是串串的問號,甚至懷疑金門學學會成立的必要性。
隨著時間的流逝,許多的問號,似乎漸次有答案了,許多的懷疑,似乎得到肯定了。認真思考一下,金門學,暫不管如何定義,確有可伸展的意義,有可揮灑的功能,甚至有可期望的使命。
金門學,是筆者高一導師和地理科恩師蔡鳳雛理念的化身。金門學學會,是蔡老師凝聚金門學理念共識的堡壘。而兩年一次的金門學學術研討會,是蔡老師實踐金門學最具體的行動。
過去六年,金門學學會開過三次研討會。筆者有幸參加今年的盛會,印象美好深刻。今年金門學學術研討會,雖不是我見過最具水準的學術性會議,卻架勢十足,有模有樣。主辦單位的用心,歷歷可感;工作人員的熱忱,滿場吹拂。當然,嬰兒時期的金門學、金門學學會,以及金門學學術研討會,還有一大段成長的路要走。
是嬰兒,就一定有所不成熟,一定有成長與改進的空間。金門學的定義,雖說可大到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只要能與金門搭上線的時間、空間、人物、思想和感覺,都在金門學的研究範圍內。但由今年的研討會看來,金門學給人的印象,是重文史而輕自然科學,偏過去歷史的探討,較少對金門現況與未來的研究。
今年的研討會,也難脫大雜燴的印象。說實在的,金門學可研究的太廣泛了,從歷史到地理,從人文到自然,從政治到經濟,從文化到社會,從環保到衛生醫療,從語言到文學,從建築到藝術,從軍事到國防,從地方化到全球化。所以說,金門學面臨的是,艱困的挑戰,一種幾近不可能的使命。
話說回來,金門學所研究的,各門類學科已有專題研究,金門學研討會,所能做的,就剩兩件事。一是集合散佈各門類的研究與論文於一堂,盡蒐集與綜合的角色。二是專注甚少人觸及的冷僻卻必要的課題,加以研究,培養金門學的特色,闖出自己的一片天。
看金門學學會那麼辛苦經營、那麼用心力耕耘、那麼默默埋頭做事,滿心感動。心裡有一股股暖流流過,感受到金門學術的長江,增添了一股股溫暖。金門學,對金門應該具有一些意義與功用的。至少,有幾點是可期待的。如:針對某些基本與重要的主題做長期經營與耕耘,直到開花結果。又如:將研討會的論文出版成書。再如:針對某些新興的課題,邀請有關專家與學者,進行研究,提供開發金門的參考。
給金門學一點時間,幾拍掌聲,相信,遲早它會為金門演出一齣又一齣叫座又叫好的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