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返鄉進行曲﹐移民新浪潮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750
字型大小:

趙學長偶而會提起幼年曾因緣際會就讀六所小學的記錄,常讓人想起初下部隊時的一位老長官,也有同樣的經驗,特別之處在於他全家常隨著父親部隊駐地而遷徙,對於這樣的軍人子弟而言,真的是四海為家,兒時的特殊經驗,頓時養成了家在那兒,心就在那兒習性。
記得六零年代,由金門前往陸官就讀時,前後幾期的金門子弟特別多,每逢寒暑假返金度假,在高年級學長帶隊下,大夥浩浩蕩蕩高唱返鄉曲,回到金門,平時望之儼然的學長們,也如兄長般特別溫和,當然,想到溫馨的家,大夥都將心中累積的「壓力」拋到九霄雲外,愉愉快快的與雙親家人相處。
軍校期間,學長們都將金門定位為每年過年必回的家,到了下部隊後,由於駐地、任務等因素,新年團聚,與會的同期學長由昔日一二十位變成五六位,金門的家,父母的家仍然在學長們心中佔據著穩固的份量,但革命軍人常以任務為重,「以軍作家」成為神聖使命下的最佳寫照。
每當政治教材中讀到革命先烈為國捨身,拋棄親情的場面就令人動容,近半世紀以來,由鳳山畢業的歷屆學長們,奮鬥目標依然不變,仍以革命先烈為楷模,使命必達,但始終無「投入戰場」的表現機會,常讓許多英雄無用武之地,卻也是眾多「家庭」的福氣,對於成千成萬個「雙親、眷屬」而言,「為人子,為人夫」的雖然不能返家過年,他的平安也讓一家人安心。
下部隊後,因軍種、兵種與單位屬性不同,許多同期學長直到退伍都未相見相遇是常有的事,而能返回金門老家的學長也越來越少,有的是舉家遷台,有的是父母老去,有的是在台灣某個溫馨角落另築個窩,成為學長們軍旅生涯中日夜牽掛的另個重要據點,這個新成立的「家庭」延續著歷代祖先的香火,重新複製祖父母的愛,讓一個個冒出來的新生代,繼續在金門濃郁的人情味裡成長茁壯。
家的地點位置變了,成員也相繼新陳代謝,但「親情、愛情」始終是維持一個家最為重要的元素。「親愛精誠」賦予軍校學長們另一個力量,那就是「家在那兒,親情就在那兒」,學長們雖然不用像革命先烈般赴湯蹈火,廿四小時的繁忙公務有時也要人命,因此,未能回家吃晚飯時,大家總會打個電話向父母請安,向老婆講悄悄話,逗逗兒女開心,現代軍人的心房裡,總藏著個堅固的「家」。
對於金門子弟而言,不論立足那個行業,前往台灣就學,成家立業時,選擇在台灣建立新家庭是共同的經驗。而第二代、第三代「新移民」出生後,也因成長環境有所不同,常見新生代可愛的說法,即「金門」是「爸爸的金門」、「阿公的金門」。退伍後決定返鄉定居的金門籍學長僅是少數,家的所在仍成為「全家人」的故鄉所在,當移民新浪潮在台灣各角落風起雲湧時,學長們齊唱返鄉進行曲的機會也越來越難得,果真實現心中夢想,必讓全家人都難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