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改革伸張公義
台北市大佳河濱公園迎接2011年的跨年晚會,馬總統簡短致詞,以押韻的句子「2011打好根基,民國100樣樣精彩」為總結。馬總統的元旦文告「壯大台灣,振興中華」為題,具體勾勒「黃金十年」的藍圖,並提出「四個期許」和「四個宏願」,為中華民國下一個一百年提出願景。在面對國內外客觀環境的挑戰,馬總統自我期許要為台灣的未來奠立堅實的基礎,其能否實現,在於國民黨政權的維繫,也就是他能否在2012年勝選連任,是以,民國百年,正是馬總統關鍵的一年,也是充滿挑戰的一年。
馬總統執政的這二年七個多月以來,評價毀譽參半,做為一個政治領袖,這種兩面評價的現象,在民主國家來說是一種常態,也是多元社會的一種表徵,就如2008年大選投票前,很多民調都看好馬蕭的治國能力,但是他剛上台時,自許遵法守憲地退居第二線,將行政權回歸行政院,渾然忘了自己是765萬票選出來的總統。至2009年的八八莫拉克颱風重創台灣,政府救災遲緩,災民怒火沖天,媒體痛批,矛頭指向馬總統,他終為形勢所逼站上第一線,所謂「大水沖倒龍王廟」,颱風帶來的水災沖垮了人民對馬政府的信任和信心,「無能」的標籤如影隨形。他所領導的國民黨也在三場地方性的選舉連嘗敗績,直到2010年底的五都市長、議員選舉,雖然保住三席市長,但整體選票卻大量流失,為他2012年的連任之路發出警訊!
馬政府在新的這一年面對諸多挑戰,除了國際和兩岸關係,他必須在國家整體施政做出好的表現,重塑行政效率,改變外界「無能」或「慢半拍」的印象。尤其在心態上宜拋棄藍綠全拿、大小通吃的幻想,須知,以總統的高度,觀照的是國家與全民的利益,不必為了選票而刻意去討好一小部分群體。同時,更應堅持改革、伸張公義、選擇做對的事。試以頗受爭議的退役將領「年終慰問金」乙事為例:2009年10月22日,監察院通過糾正國防部、退輔會違法發放年終慰問金給2700餘名退役將領,造成國庫每年多支出一億餘元,軍方因此決定停發,既得利益的退役將領強烈反彈,某退役的二級上將向媒體透露:「扁政府時代沒做的事,國民黨為何做了?」甚至說2012年不如票投民進黨,給馬英九一個教訓。
近聞,有退伍老將向馬政府建議,為了「維繫退役將領對政府的團結向心」,希望恢復這項「慰問金」,未知馬政府如何因應?實質上,停發這項年終慰問金,是做對了的事,政府應當堅定依法行政的立場,為納稅人顧好荷包,不必為了區區幾千張選票,做出違反社會公義的決策。是以,馬總統在改革、公義、選擇做對的事,這幾方面,必須有所堅持,方能奠立可長可久的執政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