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語云:「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朋友相處有如窖藏老酒,愈久愈現其味,愈陳愈得其香。這一年來我有幸結識了一群擁有共同嗜好,彼此交誼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先生、「老」太太,進而時常參與了他們的「飯團」與「旅行團」,讓我更進一步體味了──人真的是「老」的比較好。
我們出遊時,老先生們總是比較心急,例如:搭三點的船,一點多就開始努力的催,深怕趕不上船班;臨到了時間點,彼此又是賣力的Call,交代一遍又一遍的等待地點;好不容易會齊了,又是一次又一次的檢查對方的行李,是否準備妥當,結果發現彼此行李中,為對方準備的東西,遠比自己攜帶的多。最後,則相視大笑,不一會卻又是一番唇槍舌劍,笑責對方不夠用心,準備的東西不夠適用,反正就是要證明自己比對方瞭解對方。
及屆上路,行程中絕無冷場,很難想像一堆「老」人,可以聒噪到那般如此的程度,路上所見山川景物,人文風土,甚至驢羊牛馬,全部可以成為調侃對方的話題,可是聽他們互侃的話,卻常教人一頭霧水,幾經打聽之後,方知這些侃語都是近一甲子的陳年老題,可是他們卻能夠寓目新景,成為翻新鬥嘴的話題,其功力之高深,實在教人望塵莫及。
而在吃飯的時候,更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這些人彼此之間,幾十年下來,不知共酌同飯了幾千次,各自能耐,彼此悉知,會點菜自動點菜,會招呼的獨任其職,能夠飲酒的大肆吆喝,能逗樂的就帶動氣氛,彼此分開來各司其職,百工自備,餐聚就成為一場眾仙匯集的「蟠桃盛會」;然而真正恐怖的卻是這些老先生合伙糾結起來勸菜灌酒,彼此眼神交會,就知道「爐主」是誰,這時八仙匯聚,可是張開天羅地網,令人無所遁逃,是以一場宴會下來,總能夠賓主盡歡,愈增彼此的「革命」情感。
當然在近乎戲謔的言語、飲饌交鋒外,更多的是彼此的疼惜與照顧。返航之後,兩老獨處時,老兄弟的言語突然變得嚴肅與感性,他們深知老友從不藏私,所到之處,努力的將自己的朋友,也變成是老友的朋友,所以沿途所行幾與在家無異;更知道老友所好,為其尋訪所有,這些在此刻口中說得是既溫馨又感人,而且又不吝惜讚語,最後雙方眼神相視,彼此覺得既得意又滿意。此刻我突然想到,三國時期程普盛讚周瑜的那句話:「與周公謹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這世界上親情、愛情外,友情不也是一種偉大的情感,而且這種感情深入其中者,就是「若飲醇醪,不覺自醉」,而且愈久愈「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