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日花博
接駁公車以平穩的車速,過了大直橋轉內湖方向行駛,車窗外頭的台北街道燈火輝煌,一派繁華都景。反倒是車內一片安靜,只有司機先生逐站播報停靠的站名,我知道我錯搭了不同方向的接駁班車,正駛往預期外的某個終點站。不過,在明白這個處境後,我稍稍考量了一下,心想也好,就隨著接駁公車,順道沿途欣賞這一段久違且變化甚多的內湖夜色,只是置身台北市,一個暫時不知去向週末的夜晚,沒什麼好顧慮的。
過了劍南捷運站,車子轉入高樓聳立、卻燈火昏暗的內湖科學園區,東繞西轉,幾乎無法辨認自己目前處身的方位,但車上的乘客卻幾乎沒有人下車,這加深了我對於這班接駁車的行駛目的地感到好奇。週末夜晚的內科園區恍如空城,只剩零零落落的幾家便利超商或速食連鎖店,和兩三寂寥的人影,在凜冽的夜色裡。紅燈綠燈,走走停停,車子仍環繞在摸不清方向的樓群街道中,車內依然靜肅,我猜想著;公車最終應該總還是得繞回花博大佳河濱公園段吧。
七點二十九分,我瞄了手機上的時間,車子繞過大直河濱堤防,進入黝黑黯淡的河濱,一片漆黑的夜暮,但道路寬坦平順,司機終於緩緩停下車並且以低沈的聲音廣播:「終點站到了,下車請記得您的隨身行李,謝謝您搭乘花博接駁公車……」。原來是河濱的花博外圍停車場,是我自己匆忙上車,沒有弄清楚車行路線,也沒有在適合的站牌下車。
司機先生見我沒有下車的意思,好奇的問了我要去哪裡,為何沒有在終點站下車?明白了我的處境之後,他建議在回程路過捷運站牌時,讓我下車改搭捷運。途中,我們於是聊起了關於台北花博的看法與感覺,以及他每日行駛接駁公車搭載旅客的情形……。
手上有多張台北花博入場券,早在去年十一月,在公部門服務的堂姊寄來給我的。一直想著哪天應該專程入園觀賞,卻一直擱著,一直沒有找到完整的時間去參觀,妻子認為要進場就應該早起,一次逛完整個展區,我知道應當不易,況且花博展出時間還長著,就這麼擱著,等待那個春暖花開的好日子。
近日應金門文化局之託,為花博金門縣民優惠週而臨時設置的金門展區規劃佈置場地。事出突然,時間急迫,前去勘查場地時發覺展場空間其實不大,只能以平面大圖方式布展,外加幾幅人型立版就已經把場地襯托得熱鬧繽紛。隔壁展出的商家紛紛好奇的前來拍照取景,他們或許也覺得奇怪,農產特區裡怎會冒出個地方文化局的展場,不過這並沒影響大家對金門美麗風景與文化的連聲讚嘆。
利用進場佈展的剩餘時間,逐一參觀展區。冬日週末傍晚,外頭空氣凜冽。但似乎並沒有阻擋遊客觀賞的興致,人群不絕,處處人滿為患。整個花博展區意外的遼闊寬廣,從中山足球場的C區爭豔館、流行館到兒童育樂中心的名人館、真相館、文化館、連接北美館區……,應當不是一天兩天可以暢遊的,但天氣實在嚴寒,提不起興致排隊入館觀賞,於是選擇搭乘園區內的遊園車,從溫暖的車內觀賞外頭的場景。日暮昏黃,遠處霓虹燈紛紛亮綻,夜晚的花博示著另一番艷燦夜色。
想起去年十月底上海世博展的深刻印象,不同的是,即便沒有進入各個國家的展館參觀,光是徒步在浦東外場,就被各國精心規劃的建築物外觀所深深撼動;那是刻意經營的風格建築,為世博主題而建置,當然都是一時精選之作,代表著每個國家的文化與風貌特質。被深深感動是發自真心的,置身一座從無到有,精確傳達出這個世紀人類文明的發展盛況,而我們置身其間,何其有幸。
無論整體規劃與展場規模,花博肯定無法與世博比擬,那是不同層次的比較,如同整個建設成本的不成比率。但是看見台北城市能夠憑空改造出如此大規模的展覽空間,讓市民與旅客愉悅的散步其間,享受一座彷如都會花園般的喜悅,在氣候幻化莫測的這個冬天,這一整片花海廣場,無疑將為人們催化逐漸冷凝的嚴寒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