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教學島之營造
五月十二日奉派赴雲林環球科技大學參加全國環境教育成果觀摩會,搭車途中巧遇台灣師大環境教育所周儒教授,在五十分鐘車程中,談論如何將金門建設為媲美歐、美、日等先進國家發展戶外教學,創造無限產值的觀光、休閒、遊憩、養生及教育之國際生態島,若再與大學島之發展願景結合,則教育產業的產值是不可限量的。美國教育專家杜威曾說:「教育即生活」,讓教育回歸本質,並追求優質教育,這就是歐美先進國家三、四十年前即開始尋求的教育方法與目標,也就是與大自然及生活環境結合之教育。周儒教授認為:以環境教育為本,戶外探索教育為主題,倡導教育核心價值,將是教育基本面向所追求之目標,與目前一般大眾所迷失的「教育即考試」、「教育即升學」是全然不同的。
周教授提供美國總統歐巴馬於2011年2月16日所發表的一份政府之行動計畫,其中內容強調美國透過優質戶外教學之提倡,實踐以社區為主之環境保育計畫來強化經濟、形塑文化、建立優良之傳統戶外環境生活體驗,以達到保育,結合土地、人民與環境的關係,共同發展21世紀適合人類居住之生活環境,營造快樂有效之學習環境。我們在2004年所研訂之「金門地方永續發展之策略規畫書」中,將金門未來發展訂出四大願景:即「生活的金門」、「生態的金門」、「觀光的金門」及「兩岸的金門」,並以「建構優質自然文化環境,邁向健康活力島嶼社會」為規劃執行目標,這都符合以上所述之國際趨勢與理念目標,我們早就在做了,只是如何再予強化及落實,營造成為具有產業價值的戶外教學生態島。
周教授認為金門發展的條件非常好,尤其他曾來金門當過兵,三年前也帶他的孩子來金門體驗生態環境之美,他覺得金門非常適合發展生態戶外教學及觀光遊學。其實我們自二十年前就已開始推行戶外教學,編撰各種教學手冊,推行全縣性之校外教學。陸續編撰太武山探索、中山林巡覽、慈湖賞鳥之美、烈嶼地質與人文史蹟探索、榕園與太湖周邊巡覽及金門海岸地質與生態環境探究等活動手冊,並推廣至全縣各校,培訓教師。透過學校與台灣校際交流之機會,推展生態遊學。近年來,每年也都有辦理全縣國中小校外教學示範觀摩,以國小五、六年級或國中七、八年級為對象,每班1至3位同學參加,效果非常好,也受到各界人士之好評與肯定。若能將這些作為,比照英國的LOtC(Learning Outside the Classroom)模式及日本之孩童與農漁村交流計畫,提倡教室外之學習以創造幾十億之觀光教育產值,並配合與台灣學校之校際交流和未來陸客自由行,提倡生態旅遊教學,將會對金門觀光有更大的助益。
美國教育改革領導者John Holty曾說:孩子在校外的學習能力,遠超過在室內的學習。其成效不僅是知識層次,所型塑的生活態度與身心的陶冶,是可以碰觸到孩子心靈的深處,體驗到人與自然的關係,無形中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有更大的影響。周儒教授提到:教師透過校外教學,帶領孩童走出校外,接觸不同的學習環境,不但可延伸學習過程,擴大學習領域,跨越教室,讓孩童學習各種不同領域的知識,使孩童能有更多的理解及更清晰的意識體認。因此,校外教學的重要性實不容忽視,同時也顯現出金門營造成為生態教學島之重要性與迫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