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論壇泉廈行
由大陸對台系統主辦的「第三屆海峽論壇」於六月十一日在福建省熱烈登場,著眼「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廈門主會場開幕式及「中華情、海峽緣」晚會,中共中央政協主席賈慶林、台辦主任王毅、海協會長陳雲林等要員與會;台灣方面由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領軍,廿二個縣市相關部門及社團負責人與基層民眾萬餘人參加,中共強調這是「聚焦基層,共享成果」具有草根性、民間性、廣泛性特點的兩岸交流活動,將予常態化。
本屆論壇的組委會規劃了十三大項活動,十六個子論壇,分別在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等地區辦理。應台北市安溪同鄉會之邀,參加十二日至十四日在泉州市舉辦的「海峽百姓論壇」,係以「兩岸同根,閩台一家」為主議題,強調閩台一衣帶水,具有地緣、血緣、文緣、商緣、法緣之親;泉台兩地更是唇齒相依,關係源遠流長,主要活動包括閩南文化節開幕式暨「鄉土印象」閩南民間歌舞會演、海峽百姓論壇開幕式、百家姓聯墨展覽及族譜對接、兩岸姓氏文化交流研討會、宗親聯誼交流、參觀閩台緣博物館和市區景點等。
百姓論壇是以姓氏研究為主題的一場活動,十三日上午九時在閩台緣博物館前的廣場舉行開幕式,攝氏35度左右的高溫,頂著大太陽,中共中央政協領導及台灣支持兩岸和平發展的兩位社團負責人輪著致詞,講話內容流於制式,不脫兩岸要多交流發展之言。惟其中一位來自台灣某社團負責人致詞過於冗長,而且講的話頗有爭議性,他從姓氏認同跳躍到「祖國統一」的說法,雖然迎合了大陸方面的想法,但來自台灣的與會者在台下議論紛紛,鄰座一位鄉親說:「姓氏認同和統一是兩碼子事,不能混為一談;交流就交流,何必講那些PLP的話……」。
十四日,結束泉州行程來到廈門會親訪友,同時連著三天觀察已近尾聲的台灣特色廟會展售台灣夜市美食,也是這次海峽論壇的活動項目之一,沿著中山路步行街兩側搭起的臨時攤位百餘個,銷售三百多種有台灣特色的食品,傍晚時分,人潮開始湧現,當地人或觀光客都有,入夜後已擠得水洩不通,攤攤生意紅火,尤其一口腸、大腸包小腸、滷味、燒賣、泰蝦、麵食棧、牛肉麵、紅豆餅、銅鑼燒,各式飲料和水果刨冰之類的攤位生意特別好,人氣最旺的要數深坑臭豆腐、梅工坊冰淇淋花生捲和台灣鹽酥雞(炸雞排)等三家,每天都大排長龍,台灣美食深受歡迎的程度帶來業界極大的震撼,引來當地市場觀察者掀起是否常設「台灣夜市」的論戰。
大陸2009年五月中旬首屆海峽論壇,台灣來賓八千餘人,今年已突破萬人,顯見他們對台工作已經深入到台灣基層的各個層面,這種深化民間交流的現象,可以增加彼此的瞭解,促進雙方的情誼,對於兩岸和平發展具有指標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