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樂在分享》第三集自序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清國。
點閱率:837
字型大小:

我喜歡將經驗、心情與人分享,在公職如此,退休也如是!也許是「野人獻曝」,會貽笑大方,我也欣然。民國九十一年八月校長退休加入佛光會,十一月當選國際佛光會金門協會會長,開始學佛、行佛,佛光山「教育、文化、慈善、共修」四大宗旨,遂成為我努力奮鬥的第二春,以後曾分別到美國西來寺、日本本栖寺、台北道場、三峽金光明寺、左營南屏別院等臺灣各佛光山寺參與活動,以及護持金門的佛光山金蓮淨苑道場,參加各種法會與作義工。事後我常將學佛、行佛心得,撰文發表,跟大家分享。後又當選金門縣佛教會常務理事,常陪同理事長性海法師,赴桃園圓光佛學院、廈門市南普陀寺院、河南省南海禪寺,以及護送慈航肉身菩薩、護送白聖長老舍利回大陸祖庭、赴湖南省炎帝陵公祭炎帝等法會與活動,返金同樣撰文跟大家分享。後結集出版《未來島嶼未來佛》,知名作家黃克全幫我寫序,黃大師佛學造詣高,是我學佛的先進,很值得我學習。他在序文〈亦儒亦佛一文士〉中寫道:「佛教是教育,不全然是哲學」。楊清國校長學佛「仍固守教育的本位」,啊!知我者黃大師也,當可解釋我進入佛門,令人疑惑的簡要說明。
九十四年八月擔任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除了在地區舉辦影像讀書會外,也曾導讀拙作《金門真美》等,還利用「小三通」進行與廈門、翔安、同安、泉州、漳州、福州、福建等大陸金門同胞會、廈門市作家協會、廈門市老人大學、集美大學、大嶝中學舉辦藝文、讀書、書法聯誼交流,實勘金籍名人蔡復一、陳健、鄭成功、大道公(吳真人)、林則徐等鄉賢、神像、古文物遺跡等鄉土文化,都有撰文分享家鄉與兩岸鄉親同胞,讓他們多認識金門,也讓我感覺得到「樂在分享」其實很是溫馨,也常令我感動的。這些文章結集出版:《兩門相思幾多苦》,知名報導文學作家楊樹清序目:〈兩岸休爭同一笑〉,讓我很認同,我們都是一群為兩岸和平做先鋒的小市民,二○一○年我榮獲「中國時代改革創新先鋒人物獎」,曾赴北京受獎。同時也因兩岸和平,我才能在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研讀書法專業碩士研究班,結課後撰寫「京師學書法」心得分享,本書特以「京師學藝」輯,列入書中出版。
退休生活中的各地旅行進修、參加各種佛事活動、寫文章、寫書法,都在充實我生活的內涵,提供了我生活的朝氣與激發活力的來源,我能夠有機緣走出去,往外觀察,我的確隨機在行銷我熱愛的金門;也樂在向鄉親分享本土文化與外在文化的經驗,分享我對建設家鄉的心得建言;寫文章還能給我往裡反省,自我探索,啟發心靈的潛能,改變自己不正確、不成熟的觀念,可謂一舉多得。我認為旅行、讀書、寫作同樣重要,我發心要三者齊頭並進,不可缺一,否則會感到似不夠圓滿,也許我終身不斷在學習,二○一一年我榮獲全國第一屆終身學習楷模獎。
如今我又結集出版:《樂在分享》第三集《山河壯麗頌和平》,感謝作家翁國鈞幫我寫序「春風儒沐」,他說:「楊校長勤耕不輟,維持著源源不絕的書寫習慣,發表他的修行論述,化育鄉人,這是一份淨化人心的志業。」又說:「民國六十一年間,獲得金寧鄉模範兒童的獎狀,左下方的金寧鄉長印鑑是清晰可見的楊清國。」真是後起之秀,後生可畏,他現在可是鼎鼎有名的設計家、藝術家兼作家。
最後感謝金門縣文化局贊助出版經費;感謝金門日報邀聘「浯江夜話」專欄筆陣,鞭策我不斷寫文章;感謝太座周鳳珠老師協助作諸多電腦處理,感謝以前寄照片送我,幫我拍照的各位好朋友,真感謝眾緣的成就。籌備出書時,值逢《師友月刊》總編輯徐藝華小姐,專訪周鳳珠榮獲全國「師鐸獎」、楊清國「教育奉獻獎」,難得夫妻同台領獎,因此特別加入附錄1、2。
承蒙淡江大學教授楊秉訓鄉賢睿智指示:要我把過去為金門日報所寫的十五年的專論、社論目錄,於書後供參閱,為自己留下一些記錄,成為附錄3。感恩七十八年顏伯忠先生擔任編輯主任時代,一週一篇,寫到白昶高總編輯、李錫隆編輯主任,變成三天一篇,再回到傅仰土總編輯,一週一篇,在白總編手上,還曾奉命每天寫系列社論,我毫無怨言,都能逼稿成章,不負長官期望,才能留下這美好的記憶,一償我當年想當記者,卻當不成的心願。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