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也是「落番」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955
字型大小:


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出資拍攝,新汎亞國際多媒體有限公司執行、唐振瑜導演的金門海外移民記紀錄影片《落番》,相信不少關心金門者都已觀看過或討論過。從官方的說法,《落番》影片主要是著眼於五大目標:一、剖析金門移民潮三大時期;二、鎖定馬來西亞金門華僑實錄;三、推翻出洋客風光形象,解答落番南洋的困境;四、生存之道,金僑在馬來西亞的類型;五、連結,斷不了的金門情感。
且不談這些,本文主要是從「落番」一詞之另一意態來剖析長存於我們心中的心態。根據洪乾祐《金門話考釋中》的注解:「中國人自古瞧不起文化比自己低的四周異族,稱為東夷、四戎、南蠻、北狄。因此閩南人叫南洋各地的土著民族為『番』。金門屬閩南地區,土地貧瘠,住民生活困苦,地理上比較近土廣人稀、土產豐饒、尚未開發的南洋群島,因此明朝時已有人到南洋謀生。」而「落番」指的就是「下南洋」之意,閩南語中另有「番屏」,洪乾祐亦就「屏」解釋道,是指地方的「邊」或「面」。所以凡是講到南洋,都說「番屏」。番屏,番地也。「到南洋去」,都說「落番」。
但是我們且再把眼光收回,還記得這個似曾相識,每年都會上演的鏡頭:「勞工大遊行對政府部門吶喊、跺腳;大企業要有良心,根留台灣,不能去大陸!」多麼諷刺,多麼難堪的鏡頭,「台灣錢淹腳目」言猶在耳,轉瞬間,竟有百萬人在承受失業所導致的折磨。這折磨卻還不能保證就此打住,不知還有多少準失業人口正處於決堤當口,隨時準備接受失業的洩洪覆頂而下。
且先不要隔岸觀火,在我們自沉於「落番」的歷史情懷時,或觀火台灣各項政、經抗爭活動時,或檢討「落番」一詞心態之自大時,是否想過:「落番」現象並未根除,只是從南洋改至台灣而已;因為有多少金門青壯年是留在金門發展的呢?有多少個金門菁英份子是留在金門的呢?這不就是現代版的「落番」嗎?但何以坊間所看到的是似乎是一種自得的情境而不自知呢?或許應從近年來當令之本土化說起;或者說是社區文化談起。
原本以關懷自身社區一切公共事務,提倡現代公民素養的社區文化,何以傳來台灣之後,卻變成一種封閉自戀的局面呢?徒見各種地方性的工作室遍佈,但深入觀察,則不難發覺原意盡失:不分宗教或迷信;不分史料或渣滓;不分文學或八卦,只要是本土的就逐臭自芳,更嚴重者是徒增長了目光如斗、孤陋寡聞的鎖國心態;尤其是金門。甚連不關政治之文學等範疇,也必須要以金門為目標,似乎金門之一切才是一切;似乎金門人才是主角,種種心態,不就是當年「落番」之重建嗎?根本忘了本身是為了什麼理由到南洋去謀生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