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楚瑜的最後一搏
台灣政壇有種奇特現象,下了戲台的政治人物,總是留戀著過去,不甘於寂寞。尤其每逢選舉,曾宣布要退出政壇者又賴著不走;幾張選民看厭的老臉孔,再度攻佔媒體版面。說要去當傳教士的九十歲老人李登輝是如此;說過要退出政壇卻又無役不與的謝長廷亦如是;現在加上曾說「退出台灣政治」卻又滿腹委屈的宋楚瑜重現江湖,這些 政治人物的話臭氣沖天,其「誠信」已經不值錢到不堪聞問,與唯利是圖的政客相差無幾。
今天在台灣政壇要權謀、用心機的幾個人物,之所以能夠翻雲覆雨,是因為人民的無知和短視。有政治人物拿著納稅人的錢大做人情「要五毛給一塊」,不說債留子孫,至少債留後任者,如當年周錫瑋接任蘇貞昌台北縣長時,縣庫空虛,很多事難以施展。蘇貞昌風格有評論人說頗似當年省長宋楚瑜,這種撒錢方面固然贏得一時美名,卻非施政的長久之計。行事中規中矩的馬英九不會作這種秀,媒體曾披露,他「八八風災」去勘察災情,有地方首長幫他準備了紅包,請他撫慰重災民眾,他則敬謝不敏。這種尊法守制不作秀的「馬式風格」,自然得不到民眾的好口碑,讓很多支持者失望。
馬英九清廉自持、重視改革。要改善官場的不良積習,難免得罪一些既得利益者,尤其「不沾鍋」的個性,更難以做到「政通人和」。事實上,政通人和的背後是多少骯髒事的累積,例如:國民黨被批黑金掛鉤的那個時期,官場送禮文化盛行。我在軍中一位老同事退伍後經人推荐至國民黨中央黨部某部門任職,說當年有權傾一時的某位黨官,過年過節時,省縣級黨政及民意機關首長和地方政治要角送來的禮物,得用貨車搬運回家,讓他見識到官場和政商權錢交易的可怕程度。否則,領薪水過日子的人,怎能海外置產?
2012年總統與立委選舉,政壇已演練操兵,一些老掉牙的政治人物紛紛出籠,企圖影響政局。李登輝的戰略目標是「棄馬保台」,最近猛吃老宋豆腐,說宋楚瑜是「最好的行政人才」暗示他「應該做更大的事。」李老這番費盡心機的話,真是嗆辣又諷刺;以前批宋「提籃假燒金」,如今又要把他捧在手掌心。李的政治權謀,無與倫比,連當年被稱「大內高手」的宋楚瑜都敗下陣來,不知老宋這一回怎麼接招,會如綠營所願,把馬英九拉下馬來,當作他此生的最高成就嗎?
2006年台北市長一役慘敗,宋楚瑜當眾宣示「從此退出台灣政治」。言猶在耳,去年五都選舉,他跳出來力挺高雄的楊秋興,十足是給國民黨下馬威,也宣告毀諾重出江湖。今年六月以來,頻頻接受媒體專訪,火力對準馬政府,話語頗為酸人,強調這場選舉不會缺席;日前,親民黨公布首波立委提名名單,擺開不惜一戰的態勢,為明年這場選舉投下變數。至於宋楚瑜是否投入總統選舉,並沒把話說死,他必須觀望、等待,在等待中編織他「東山再起」的大夢,但是,既使選民是健忘的,就一個有格調的政治人物而言,宋楚瑜必須為「從此退出台灣政治」這句話,向選民作個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