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旅展磅礴回鄉亦翩然
漫長的官校歲月,成日為軍事訓練與通識學程所填滿,在正規的軍事教育外,同學們課餘時依然各有喜好的餘興項目,有些純是打發時間,有些則是興致所趨,有的則認真充實多元知識,遂讓學生時代的課外所學,在畢業後,往往無心插柳柳成蔭,為個人生涯增添幾許樂趣。
林學長與官校後山老師傅學習針灸醫藥,深得真傳,下部隊後猶持續專研,並越有心得。七零年代,蒞金服務期間,且見每晚經常應防區長官電召,協助治療固疾,為人純樸誠懇的林學長,從未推辭,對於周邊袍澤,一視同仁,而深受大家敬佩,退伍後懸壺濟世,樂在其中。
洪學長預備班時即喜好研究奇門盾甲,對於梅花易數、陽宅堪輿更是精通,擔任基層幹部時,生活工作間,常為同仁解惑,其後,調往高司單位服務,許多軍中菁英遇事常向他請教,他都盡個人所能發揮長才,也獲得許多人讚許,更成為長官隨員以及專業顧問,自助助人,廣結善緣,更為自己開發許多機會。
馬學長身手矯健,早早成為學校體操隊代表,經常參與各項體操競賽,屢獲佳績。下部隊期間,在長官核准下,常受邀到中小學指導體操訓練,培養小國手們。而熱衷游泳的劉學長、精於跆拳道的王學長、生涯規劃亦有雷同,天生擁有體能長才,基於優異的運動表現,仍籌劃轉換人生跑道,相繼成為體壇專業教練。
張學長富有語言天才,外文能力一把罩,軍旅期間,不僅發揮所長,進而出國深造,更上層樓。又因緣際會指導長官夫人學習外語,深得長官喜悅,一路官運亨通,羡煞多少苦幹實幹的待命軍官,但也說明著「機會是給有準備的人」。而語言能力同樣傑出的汪學長,退下軍旅後則經營補習班,依然生色,也為自己開拓一條康莊大道。
薛學長自小勤於學問,前往官校時,各學年成績總是排在前頭,下部隊後依然好學不倦,更利用機會進修,並出國深造,紮實的獲取英國知名學府博士,退伍後即前往大學任教。而洪學長、戴學長們等多人都起而效尤,相繼扮演為人師表角色。豐富的學識,專業的教學,薛學長自許「但願仍能一盡做人的本分」,這群昔日軍校好學的學子,如今成為大學裡認真的老師,為良兵與良民作最佳詮釋。
周學長號稱雙瞳通陰陽,打野外時,夜宿荒山亂塚間,經常會與阿飄相對,自嘲與孤仙有緣。下部隊一段時間,追隨友人前往南台灣深山裡修煉,樂而忘返。某年,他原本即將高就的機會被取代,旋即告別軍旅,在老駐地附近廟宇當起主持,兼販售香火金紙,生意興隆。周學長自嘲「感謝不安定的政治讓廟公成為當下熱門謀生工作」,這句話頗引人深省!
軍旅歲月,學長們各有機運,對於大部份學長而言,愛國與愛家都是一生中最為重要的責任,由畢業到退伍,由立業到成家,其實都是循著正統的步子走來。人生轉彎處常會碰到機會,能否及時把握,且看個人準備好與否。許多學長昔日一時興趣,經過常年鑽研,並成為退伍後生活重要依靠,飯後茶敘時,常讓人驚覺是意想不到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