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舊居巡禮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亞馨。
點閱率:869
字型大小:

過了仲秋,漸漸感受到早晚有些淡淡的秋意,一掃之前的悶熱,這微微涼風,使人頓覺舒爽。
再度回到故鄉的舊居,落葉下,老厝依然破落不堪的荒蕪在原地,天井裡的雜草野花,已蔓長到從前我曾住過的房門裡,尋覓當年足跡,卻只見處處凌亂不堪,坍塌的朽牆破瓦,幾度阻擋了我的腳步,讓我忍不住唏噓喟嘆,曾幾何時,陪我一起長大的舊居已頹頹老矣,唯一能勾起兒時記憶的石磨石臼,依舊杵在原地,雖然不復昔日光彩,但能夠留存應該要感謝它的沉重吧!才能倖免於被偷的命運。記得每逢過年過節,門口總是排了長長的人龍,有人要炊粿磨米,有人要臼舂花生等等,都要到鄰近的地方去借用,而我們家老祖宗傳下來的石磨石臼就派上用場了,有時候還點了燭火透夜磨到白天才輪得完咧。
老家雖然窮,但尚有幾件精雕細琢的傢俱是母親的陪嫁,那時外婆舉家從南洋回來不久,手頭尚有些積蓄,為了幫助貧窮的娘家,不但把寶貝女兒許給外甥,還幫他開了個店舖,風風光光的辦了婚禮,可惜個性海派的父親沒多久就讓人賒騙一空,只好繼續捕魚種田的家計,繼續過著貧窮的日子,外婆的心意雖然落空,但她仍然很照顧我們,總是提了大包小包的東西從古寧頭坐車來給這一家老小,臨走,還會塞給母親一些錢:留著不急之需。
母親陪嫁的床櫃鏡櫃,都是上好木料所雕,卻是早就不知去向,連客廳那座雕了「山珍」「海味」的菜櫥,也不知流落何處,想當初必定有識貨人當寶給搬走了。
望著破落無門的舊居,荒煙蔓草猶如廢墟,想當年它曾為我擋風蔽雨,如今它獨自承受滄桑即將走入歷史,我卻無能為它回天,朋友說:這麼古味的老厝,整修後可當民宿可當美術館,多好!朋友可知,嫁出去的女兒像潑出去的水,豈可回來管娘家的事,老厝有知,應能了解我無可奈何的心情吧!
離開舊居,仍然不想離開這片熟悉的土地,依稀記得童年嬉戲的公園和大埕,隨意而行,竟不知不覺來到陳景蘭洋樓,這片美麗的花園別墅,曾經是官兵休假中心,內有圖書館、廣播室、電影院等,裡面豐富的藏書開啟了我的智慧和視野,每天播放的音樂歌曲陶冶了我幼小的心靈,而幾乎每晚都有勞軍晚會或電影播放的大禮堂,總是擠滿了官兵和民眾,擠不進去的就貼在窗邊門口欣賞這難得的娛樂節目。
由於鄰近的地緣關係,我的童年和陳景蘭洋樓週遭環境息息相關,如今,隨著洋樓的整建修護完成,以及人文、景區、坑道、沙灘和金湯公園連結,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生機和活力,走在其間,不禁感慨萬分,這一棟曾經荒廢了十幾年的金門最大洋樓,歷經戰亂與歲月的摧殘,終於能起死回生,這其間的曲折變遷,以及複雜的沿革歷史,在穿越歷史時空長廊之時始能明瞭,自己也曾參與了這一頁歷史片段,那長風亭聽濤,看夕陽餘暉盡入海洋深處的眼前風月,竟不知是真是幻了,只有大樓前的那棵百年老梧桐樹,依然迎風屹立,看樓起樓塌,看月換星移,多少寂寂長夜,它在此地迎送風霜雪雨於孤獨中,忍過煎熬,終於迎來屬於它的百年春天。
一葉可以知秋,鑑往應知未來,秋風微微中,感受著舊居破落不堪的無奈,卻是隱隱傳來些許曙光乍現,或許,仍有柳暗花明的一天吧,舊居也如陳景蘭洋樓歷經浩劫置之死地而後生,在困境重重之中,仍有其不可知的未來,豈可預知其不可為呢?
至此,乃稍稍釋懷於頻頻回首中,這一趟的舊居巡禮,看來仍是有所寄望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