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塵世偶然留墨痕──仙山樵夫陳昆乾書藝返鄉展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842
字型大小:

 「偶然來到人間一遊,不小心留下雪泥鴻爪,這純屬上帝旨意。而宋朝蘇軾〈和子由澠池懷舊〉一詩前四句:『人生到處何所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卻做了最好的詮釋。」─陳昆乾《仙山墨痕‧陳昆乾書法集》(2011年10月) 
記憶中的一個畫面。一九九三年秋天,我在戒嚴、軍管時期創辦的社區報、民間習以「地下刊物」相待的《金門報導》走過解嚴前後、邁入第四年了,長期身處在衝撞威權體制,激情與恐懼、不安交雜的氛圍裡,加上發行刊物的財務窘境,我已萌生著鳴金休兵的退場念頭,一群鄉親、義工們卻以金馬甫告解嚴,面臨社會轉型的震盪、陣痛,此際更需要獨立媒體發揮監督力量,要我繼續掌舵撐下去,乃於十月二十五日,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一條巷弄內的《金門報導》總社所在,發起義賣活動,李錫奇親自扛來一件《遠古的記憶》漆畫及四幅《時光行》版畫,王水衷帶來一件清代古瓷,呂鴻盛送來一尊尊自行研發創作的風獅爺陶藝,陳昆乾、洪啟義現場舞墨,金馬立委陳清寶、曹爾忠,民主運動夥伴翁明志、曹原彰、董志謀、許少昆,甚至與《金門報導》立場對立的《金門日報》社長楊成業也趕到,一、二百人,為持續一份民間媒體,突兀地站在台北街角喊價義賣。
那是怎樣一個時代、如何一個充滿改革熱情與爆發力的環境?當年,所有與《金門報導》產生聯繫的人,多被軍管當局視為與威權體制對抗的隱形「黑名單」,當過金門莒光、中正國小校長,時任台北市教育局督學的陳昆乾,算是軍管環境「扶持」的教育之士,竟敢攜來硯墨、紙筆,揮寫書句義賣支持一份軍方眼中釘的「地下刊物」。
自號「仙山樵夫」、「仙山居士」、「太武逸士」的陳昆乾,不惜自降職等,從意氣風發的金門來到從零開始的台灣發展,至一九九三已十三載了。那一年,五十開外的他,書法作品入列河南陳州伏羲碑林、河南開封市中國翰林碑林、中國海南天涯海角名人館,亦登錄河南美術出版社的《中國當代書畫名人大辭典》,並應邀為林青霞主演電影《笑傲江湖:東方不敗》片頭題字、舞台劇《暗戀桃花源》原聲帶題字。陳氏,堪稱名重兩岸一文士。
書藝高強的陳昆乾,挺身而出與反戒嚴、反軍管,要民主、要開放的家鄉媒體同一陣線,又選擇以書藝作品柔性發聲,那麼,他的內心世界必環繞著亦狂亦俠亦儒亦溫文的人格特質。
陳昆乾當場揮寫的十幾件作品,全數被典藏,我獨私藏一幅以「樵夫」落款的行書〈樂在讀書〉,將之掛在書房一角,從此伴我在異鄉讀書、寫作的歲月,那個「書」字寫得就像一隻啃書的「蠹魚頭」,每讓我心領神會。
樵夫出仙山。那一次義賣活動結束後,陳昆乾又回歸都市叢林隱士生活。有將近十年時間,我無緣再見其人其作。
再遇陳昆乾,二○一○年教師節前夕,我前後主編六年的《金門日報‧鄉訊》已進入最後演出階段,重返二十年前來過的永和勵行街,採訪這位跨越金台、歷四十三載公僕生涯的教育家,完成了〈美術獎剪報 牽出38年後師生會〉專題,以及〈陳昆乾 仙山居士出江湖〉、〈陳聖騏 鍛鑄出視覺工房〉的父子同台人物報導。
《鄉訊》的專題與人物,果真引出了「仙山居士出江湖」,陳氏的門生故舊,一一登門造訪老校長,金門書藝界也再次注意到這位「東方不敗」,一年後,終促成了陳昆乾《仙山墨痕》首次返鄉展及首冊書法集出版,九七高齡的書法國寶、國家文藝獎得主張光賓還痛快淋漓磨硯為其首展題寫「仙山墨痕」,書道老友、台灣國際書法聯盟會長陳嘉子則一筆到底題賀「依仁遊藝」。
從「仙山樵夫」、「太武逸士」到受洗後的「方舟」,陳昆乾的書藝作品始終保持著蔡明讚所評賞「字勢豪縱中散發一種澹蕩與恬適」的逸士風格,也印證了他「一個人要澹,澹才能使身心歸於靜,而只有靜方能悟道」的書道觀。
金馬解嚴十九周年前夕的今天,《仙山墨痕‧陳昆乾書法展》就要在金門文化局登場了,以「塵世偶然留墨痕」游藝墨海自況的陳昆乾,東方不敗一墨癡,卻必然為這座島嶼留下一筆輝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