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力量﹐才是要傳達的聲音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756
字型大小:

歲末,自金門大學出發,與任教宜蘭佛光大學文學系的張瑋儀等友人交會在彰化的明道大學,赴約張麗珠教授《中國哲學史三十講》中書外譯發表會,停留期間,喜聞這位於中部的這所校園矗立了一尊風獅爺,校長陳世雄特地向我介紹,「是翁教授回金門教書前留下來的!」風獅爺的牽繫,我再轉身向同行的瑋儀,念起她多年前寫在《金門文藝》一篇〈故事中的故事人〉,那句「距離,並不足以造成困境;力量,才是他要傳達的聲音」,點得真好。
一位金門來台的教授,設計、打造風獅爺,作為校園地景,也作為島與島、人與人的文化對話。金門、台灣,兩個地理區橫隔的距離,距離因為重疊 ,傳達出了聲音。
回首這些年來,人在台灣的我,目光、感情、投射的方向,依然停格在島鄉。尋訪、書寫在地,出外金門人的故事,是一種土地的負擔,但也是一種發現的喜悅。隱藏在某個角落的人被你發掘報導了,從此被看見,與家鄉有了聯繫,人的脈動再形成與異鄉互動的可能。
在廈門,找到了「消逝的漁民國特」曾牽牛,浮現一段歷史真相,也促成海軍總部的人道慰償,再藉由許文辛、戴炎荃、林應望、林彥群、謝家欽等一群「被遺忘的兩岸邊緣人」隔海發聲,多少催化了後來的「小三通」人道直航;在南洋,聚焦黃東平、李金昌、呂紀葆、方然、東瑞等一張張作家臉譜,讓「文學回原鄉」化為行動,有了出版品,也有了研究論文;在金門,看到黃積軍、楊成家、楊建洲、曾文能、翁明志、董振良、陳清寶等衝撞戒嚴軍管體制的民主鬥士身影;在台灣,百齡畫師吳梅嶺圓了返鄉展,聽見「金門王」最早的那卡西流浪之音,照見勞工之父張曉春的母島情結,勾勒院士黃一農的金門身世,以及陳玉堂的世紀風雲,蔡金福的大甲發跡,周延鵬的鴻海傳奇,洪金龍的洪師父牛肉麵王國;金門人之外,呂芳煙台籍老兵金門情,黃煌雄邁向 世遺推手,公孫嬿將軍作家火線上,洛夫武揚坑道傳史詩,鄭愁予情歸浯江落籍金門,陳益源在金門與越南之間………。
始於一九九○年九月創刊的《金門報導》社區報,一九九三年創版的《金門日報‧鄉訊》,止於二 ○一○年的增補,修訂,二十載時空,四百人物匯聚,構成了一百萬字,一套十冊的《金門鄉訊人物誌》,選在二○一二、民國一○一年伊始出版面世。
回首這些年叩訪金門族群脈動,金門人故事的漫漫旅程,得以和各地同鄉把酒話桑麻,互通有無,感受到解嚴開放後的金門島嶼,資訊社會,「鄉愁」不應再是距離的重量,而是必須化作擁抱親近的「鄉情」力量。
一如明道大學校園,透過了一尊風獅爺,拉近了金台之間的距離,也為不同區塊的文化連結出情感。
打開《金門鄉訊人物誌》,四百人物跨越時間,打破界限合力演出,遠鄉近情,說金門故事,更要傳動金門人力量。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