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高粱酒事之東年醉飲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793
字型大小:

嗜酒,在嗜一種仙意。能在酒中喝出仙意者不多。通常是醉意。故而愛飲之人難免常問兩個問題,一是酒量若干,二是醉態如何。
一次,應金門文化局長錫隆邀請,協助籌辦文藝營隊,藝文界老師與金門當地作家、文藝營學員共飲。入秋且入夜,夕陽斜、掛樹尖,風漸大、秋意颯,一行人於餐廳門口抽菸抬槓。落鳥一起起,像一封封不期待回音的信,此起又起。然而,總是不絕於天、不絕於胭脂色的蒼茫。
到金門,豈能不飲?正宗58度高粱酒各桌站立,像一名衛兵,打量主賓雙方,誰能飲、誰不能飲。一桌一瓶不夠,沒關係,後援堆在桌下。
起初,相敬如賓,台灣來者是客,何況盛名負、輩份老,談話一律敬稱。酒,若連基本的矜持都無法鬆懈,就稱不上酒,再說,在金門高粱酒面前,任何人都得臣服。敢不稱降者,並不需強迫,只需要多給他三十分鐘、一小時,多給他幾杯酒即可。
為何演變至學員與老師,舉高粱酒瓶對乾、或者說對幹,已不得而知。只知鄰桌從飯局一開始,就特別喧嘩,隱約可聽到對文學的問道解惑,沒多時,話題換,不談文學而談飲食、談飲酒。
老師學生、前輩後進,矜持卸得徹底,東年擊桌而立,舉酒杯,飲而盡。學生紛紛鼓掌起鬨。也許提到酒量,就是一個美妙的逸趣。我見過的任何人,多是酒膽遠勝酒量。東年坐了又站,鬆開白上衣鈕扣,只消為他穿件披風,何嘗不「仙」哪?他忽說,這樣喝不過癮,要就整瓶乾。這時,其餘桌次的主、賓,沒一個人坐得住,紛紛聚攏。東年料是以瓶乾酒,沒人敢跟,一名學員大喝一聲,為自己打氣,舉起另一支酒瓶。
沒有人記得酒是否乾光了,但每回憶那一天,彷彿有仙蒞臨。喝完酒的學員反過去扶著東年,讓他別喝。東年大醉,說沒喝完這瓶高粱酒,不回台灣。那麼,帶回飯店喝?
東年臉色醬紅,更顯髮白衣素,拎高粱酒瓶,左右各一人攙扶,巔簸上車。
然後,這天晚上成為一則酒仙下凡的故事,直到多年後,我們還說著。
跟彼此說,跟不在場的人說。我跟南方朔陪著東年,直到送他進房門。醉了,東年酒瓶卻拎得緊緊的,臨進門前,忽然站直挺,表情專注,伸左食指定雙唇,「噓,噓,別說話……注意聽,外頭有人在唱歌?」
外頭,是入冬前的最後一輪秋月。早不見飛鳥,已聽不著蟬鳴,白雲悠悠,在夜裡,依然顯其白、露其柔。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