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利他的德性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786
字型大小:

在美國求學期間,我在電視上看了電影史上最偉大的導演之一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1905-1980)的《大國民》(Citizen Kane),該片以美國報業鉅子赫斯特(William R. Hearst)的生平事蹟為原型,描寫主角肯恩是個百萬富翁,住在名為仙那都(Xanadu)的豪宅裡,他把周圍的人當成工具利用,滿足他操縱別人的權力欲和搜刮財富的欲望,他雖然擁有權力與財富,但自己的生活也被權力與財富所佔有,再也容不下生活其他美好的事物。尤有甚者,肯恩視人如物,他手下的職員不過如東西一般可以以金錢來買賣衡量,當然了,他也不可能從這些他視之如物的人那兒得到任何真誠、熱情與愛,肯恩終在富麗而又荒涼的豪宅中死去,死前口中喃喃唸著一個詞:「玫瑰花蕾」。
電影的懸宕處在於記者一直在追尋什麼是「玫瑰花蕾」,最後答案揭曉,那是肯恩童年所玩雪撬廠牌的名字。「玫瑰花蕾」所象徵的是肯恩對美好事物的追憶,溫暖、甜蜜、充滿關愛的時代,那也是肯恩在追求權力與財富的過程中被犧牲了的美好生活。
相同的故事也發生在莎士比亞筆下的理查三世身上,理查為了當上國王,消滅了所有的男性親屬,由於自身駝背的殘疾,理查想以王權來贏得他人的尊重。但以殘酷手段得來的王位為他帶來的當然不會是愛與尊重,而是恐懼與仇恨,最後連他自己也懼怕和仇恨自己。
肯恩和理查三世都追求被愛與尊重,但卻用錯了方法。想要贏得愛與尊重,唯一可行的方法是先去愛與尊重別人,並為自己的每一分行為負責,因為我們的每一行為都在構成、創造自我,在我們身上留下人格的烙痕,形塑我們對自己的認知,投射回饋到我們自身,所以羅馬哲學家塞內卡(Lucius Annaeus Seneca,4B.C-65A.D)說:「所有人,當他幫助別人時也就是在幫助自己;所有美德的價值在於美德本身,因為它不是出於獎賞的驅使。」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