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選票傳達的意義
總統立委二合一選舉結果揭曉,馬吳配以超乎預期的差距連任,立法委員選舉方面,國民黨雖仍掌握過半席次,但民進黨席次也頗有斬獲,台聯與親民黨則分別取得三個席次,形成兩大、兩小四個黨團的國會新生態。
回到金門的選舉結果,在總統大選方面,雖然國民黨仍有壓倒性優勢,但得票率已從2008年的95.13%下降至89.24%,民進黨的得票率則從上屆的4.87%增加至8.21%;至於金門縣立委選舉部分,最後由國民黨提名的楊應雄擊敗現任立委陳福海,總體來說,立委選舉仍是泛藍集團鬩牆局面,短期之內,民進黨難以有效突圍。
這樣的選舉結果,當然反映金門地區的基本政治情勢,各政黨與政治人物應仔細參詳箇中訊息。
首先,民進黨猶待持續努力:或云民進黨在金門得票率大幅成長,可知金門政黨政治略具雛形,實質上,兩黨政治確實早已在台灣本島各縣市生根,在兩黨政治下,國、民兩黨各自在台灣本島所謂的「艱困選區」內,得票率至少尚能從三成五起算,然而,以總統大選而論,馬吳與蔡蘇配在金門選區基本上是九一比的差距,民進黨甚至無法在金門推出立委候選人,懸殊的基本盤,充分顯示政黨政治並未在金門成型。
眾所周知,政黨政治是資產階級民主體制運作之主軸,偏態的一黨獨大不利深化金門民主,準此,民進黨唯有正視在金門支持度偏低之現實,徹底檢討並以具體作為贏得金門選民信任,方有可能逐漸改善其在金門的劣勢。
其次,國民黨絕對優勢鬆動:馬吳配此次雖然仍以近九成得票率勝出,然而,得票率下滑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以為,國民黨不能只是存有現階段民進黨不被金門人信任的心態,而吃定金門人非得票投國民黨不可,相反地,馬總統暨其執政團隊應該看到,儘管金門久經軍管戒嚴,儘管廈門的各項建設發展早已遠遠超越金門,甚至金門人在現階段所謂兩岸和平紅利中之受益根本不成比例,但解嚴以來歷此大小選舉,金門人還是以極高的支持度支持國民黨候選人,國民黨政府確確實實欠金門人一個公道。
誠如馬總統選前的宣示:「讓金門未來扮演兩岸關鍵角色,其建設發展當然不能比廈門差。」如今,總統、金門縣長、區域立委皆為國民黨籍,再無任何推託藉口,金門人等著執政者兌現承諾。
最後,現任者被嚴格檢視:此次立委選舉,金、馬、澎三離島之現任立委連任均告失利,其中,澎湖的林炳坤與馬祖的曹爾忠俱為連任多屆的資深立委,足證離島居民民心思變,可知選民對現任者嚴格的檢驗,有志於從事政治工作的朋友,唯有以更謙卑的態度,更優質的服務品質,方能不負選民所託,贏得選民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