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屏中反潮流現象的省思
屏東高中校園合作社即將關閉,取而代之將是連鎖超商進駐,該校學生部分基於懷舊情感、部分則是基於經濟考量,紛紛透過「臉書」連署與媒體投書等方式,企圖影響校方決策,讓有數十年歷史的合作社得以延續。此事件由於「反潮流」現象而引起社會與媒體關注。
回首觀看金門連鎖超商發展史,從老縣長陳水在時期引進統一超商迄今已有十餘年光景,原本不被看好的離島市場,未料在大批駐軍及民眾新鮮感驅使之下,竟數度拿下全國門市營業額冠軍寶座。近年來,金門拜「小三通」之便及人口倍增所賜,超商門市也隨之遍地開花達現今至少十三家之譜,甚至還傳出另一體系─全家超商也即將進駐本島、搶攻離島市場。
還記得連鎖超商進駐之初,筆者就曾想過此舉將嚴重打擊地區傳統雜貨店的生計,基於同情弱者心理因素之外,自然還有許多特殊情感,也許只是一聲問候、也許只是小額的折扣抑或者只是消費習慣所致,種種因素累積而成的濃濃人情味,都驅使我持續前往傳統店家消費。十年前的此種心態與屏東高中學生如今反對連鎖超商進駐校園的舉動竟然不謀而合。但十年過了,傳統「柑仔店」在此一衝擊之下已所剩無幾,許多人的兒時記憶再也找不回了!
明亮的內裝、多樣性的服務,便利超商在各地「攻城掠地」,無往不利!讀者不難發現,超商提供便利服務的背後,消費者自然要付出更多的代價,這也就是為何超商所販售的物品要比傳統雜貨店貴上些許的原因。近年來,連鎖超商在「掌握通路即是王道」市場優勢法則下,藉著自創品牌、自行開發熱銷產品生產線,以提高營銷利潤。而此舉已顯示連鎖超商已將觸角伸向上游的一、二級產業,其影響層面將擴大至原物料提供及生產加工製造產業。
連鎖超商也許是現代化城市的象徵,也的確已成為許多民眾現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凡事有得必有失,在得到現代化便利的同時,我們要失去的可能是金錢,也可能是金錢永遠買不到的人情味及兒時美好回憶。屏東高中學生「反潮流」的舉動的確值得吾輩深思,在大部分人一味追求現代化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該反其道而行、多朝保留傳統方向進行,至少也應尋求兩者並行的可能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