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強化鄭成功史蹟之活化運用

發布日期:
作者: 許競任。
點閱率:807
字型大小:

就台灣的近代史而言,鄭成功絕對是位劃時代的人物,不僅僅表現在開發臺灣上,在兩岸的交流與貿易,乃至反清復明運動的興衰,都是重要的觀察指標。金門在那個時代裡,也躬逢其盛,明隆武二年(西元1647年),鄭成功在烈嶼的湖井頭登陸上岸,並在吳山頂上的烈嶼巡檢司城大會群臣僚屬,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正式拉開反清復明之序幕;明永曆十五年(1661年),鄭成功則親率大軍,自料羅灣揚帆出海,展開復臺之戰,目前在金門留有國姓井、鄭軍銅砲及觀兵弈棋處等多處古蹟。
不過弔詭的是金門人對於上述這段歷史,並未善加利用,相關史蹟的整理,也十分欠缺,如:湖井頭的鄭成功登陸處,未見立碑;吳山烈嶼巡檢司城鄭成功大會群臣僚屬處,亦無考證,遺址成謎;至於料羅灣的鄭軍出海處,更是一無標誌,自然也就無人知其正確位置了。因此表現在整體的觀光行銷上,鄭成功的意象十分模糊,甚至可說是被忽略的,金門似乎拱手把鄭成功的觀光行銷權讓給了臺灣臺南,卻不自覺可惜,於是年年的「鄭成功文化節」,金門總淪為配角,而世人憑弔鄭成功者,也只知有臺南,不知有金門。
事實上,史蹟整理可以活化利用,乃最佳的歷史教室,講市儈一點,這可以招徠觀光客,創造巨額的觀光產值,鄭成功及其周邊的歷史意象,金門活化利用的程度不夠,未來實有加強之必要。當然,筆者並非主張金門應去和臺南爭奪鄭成功的觀光行銷權,畢竟鄭成功最大的貢獻在台灣,不過環繞與鄭成功相關的項目,如建構「反清復明」的主題博物館,就值得金門考慮,反清復明運動在明末清初的歷史中,有極特殊的地位,不過相關史蹟多見於傳說,少有系統性的整理,其中如幫會文化、手勢、暗語、武功……等,更經常成為電影的題材,趣味性及知名度均夠,觀光客接受程度應佳,金門作為鄭成功反清復明的根據地,當然有資格在此興建此類的主題博物館,而其最理想的館址,則首推位於吳山頂上的烈嶼巡檢司城。
在全球化的時代裡,因人們的往來便利,主題式的遊覽正方興未艾,觀光產業因而有邁向整合與結盟的趨勢,鄭成功文化遍及閩臺日各地,非某一地可以獨占,金門過去做得不夠,未來應拿出更積極的作為,在整合的「大同」中展現屬於自己「小異」的獨特處,這也是全球化競爭之要旨,「反清復明主題博物館」符合此要旨,值得金門慎重考慮。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